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试卷带解析附答案(研优卷).docx

2025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试卷带解析附答案(研优卷).docx

  1. 1、本文档共1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

2025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试卷带解析附答案(研优卷)

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

1.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是()。

【题目解析】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该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阶段,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纷纷礼贤下士,广纳人才,这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政治土壤。同时,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多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学术思想的发展,学术氛围不如春秋战国时期开放。三国两晋时期,主要特点是政治动荡、战乱频繁,虽然文化艺术方面有一定发展,如玄学兴起,但整体上学术流派的创建和思想的开放性不及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文化领域主要围绕宗教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展开,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和流派创建的繁荣程度也无法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提并论。所以,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

A:秦汉

B:南北朝

C:三国两晋

D:春秋战国

答案:D

2.关于“四库全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目解析】该题答案为关于“论语”“孟子”“大学”收录在集部当中这一说法不正确。“四库全书”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纂,且是在乾隆年间编纂完成。而“论语”“孟子”“大学”属于儒家经典著作,应收录在经部,而非集部。

A:“论语”“孟子”“大学”收录在集部当中

B:“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纂

C:“四库全书”是在乾隆年间编纂完成的

D:“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答案:A

3.我国第一部抗美援朝故事片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

【题目解析】该题应选讲述上甘岭战役的影片。《上甘岭》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56年拍摄,是我国第一部抗美援朝故事片,它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烽火列车》是1960年上映的抗美援朝战争片。《集结号》的故事背景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但重点是解放时期一个连队的故事,且其上映时间为2007年。《我的战争》于2016年上映,它从普通士兵视角展现抗美援朝战争。所以答案是讲述上甘岭战役的影片。

A:《上甘岭》

B:《集结号》

C:《我的战争》

D:《烽火列车》

答案:A

4.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那么对于“年”的概念,其最初的含义来自()。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年”的概念最初含义的。“年”的概念最初于农业。在古代,人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来计算时间,“年”的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收获过程紧密相关。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收获,经历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这个周期逐渐被人们定义为“年”。而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建筑业指国民经济中从事建筑安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对原有建筑物进行维修活动的物质生产部门;服务业是指电子信息时代的产业总称,即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等为社会提供劳务、服务的业务。这些行业与“年”概念的最初形成并无直接关联。所以“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

A:建筑业

B:农业

C:工业

D:服务业

答案:B

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里的“霸王”指的是()。

【题目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诗句中特定人物指代的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在告诫人们应趁现在胜利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能像楚汉之争时的某人那样,为了“义”的虚名,放走敌人,使自己遭受失败。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君主,曾卧薪尝胆,最终复国并成为春秋一霸,与诗句表达的历史情境和人物无关。秦始皇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并非诗句中“沽名”而放走敌人导致不利局面的人物。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在楚汉之争中战胜对手,并非诗句所指的“霸王”形象。项羽在楚汉战争中,本有机会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但他为了所谓的“义”,没有采取行动,后来被刘邦击败。所以“霸王”指的是项羽。

A:秦始皇

B:项羽

C:刘邦

D:勾践

答案:B

6.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场景图。

【题目解析】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