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
1.定义与用途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是对中医疾病及其相关术语进行系统化分类的标准化工具。它主要用于:
中医医疗: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卫生统计:为中医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科研与教学:促进中医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的规范化表达。
医保管理:确保中医病证分类与医保信息系统编码的统一。
2.分类体系
外感病类:如感冒、咳嗽等。
寄生虫病类:如蛔虫病、疟疾等。
中毒与意外伤害病类:如食物中毒、跌打损伤等。
脏腑病及相关病类:如心脏病、肝病等。
情志病类: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气血津液病类:如气血两虚、津液亏损等。
头身形体病类:如头痛、腰痛等。
3.代码结构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采用层级分类和代码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疾病对应一个唯一的分类代码。例如:
BN:内科病
BNX050:多寐病
BNP100:腹胀满病
BNF:肺系病
BNF001:咳嗽
BNF002:哮喘
4.最新修订背景
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2021)于2021年10月发布,并在2022年1月1日起在医保信息系统中全面实施。此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741个中医疾病名和974个中医证候名,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术语体系,并提升了与国际医学编码标准的兼容性。
5.应用场景
临床诊断:医生通过分类代码快速检索疾病名称,提高诊断效率。
科研与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学机构使用统一的术语和分类体系,便于数据共享和学术交流。
医保管理:新版代码与医保系统无缝衔接,优化医保报销流程,减轻基层医疗负担。
6.权威来源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2021)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发布。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
1.历史背景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的制定可以追溯到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这一标准首次对中医疾病进行了系统分类,为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的更新,该标准于2021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2021)。这次修订不仅新增了741个中医疾病名和974个中医证候名,还进一步优化了分类体系,增强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
2.国际影响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表的制定与推广,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版标准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同时,积极对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1),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应用提供了标准化工具。例如,ICD11已将部分传统医学内容纳入其中,为中医疾病的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3.实际应用案例
新版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柳州市为例,该市在国内率先实施了基于中医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支付改革。通过严格遴选中医优势病种,并制定相应的医保支付标准,柳州市不仅提高了中医治疗的可及性,还显著降低了医疗成本。例如,中医治疗组的药费和检查费用支出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医疗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4.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表在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标准化与信息化:继续完善中医术语体系,推动中医疾病分类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国际对接:进一步优化与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的对接,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临床应用:加强对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表的临床指导作用,提升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的完善与应用
1.历史沿革与标准修订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标准的制定与发展经历了重要的历史阶段。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奠定了中医疾病分类的基础。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需求,2021年发布了修订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2021)。这次修订在原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新增了741个中医疾病名和974个中医证候名,总计收录了1369个中医疾病名和2060个中医证候名,同时新增了附录A“中医治法名术语与分类代码表”,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术语体系。
新版标准不仅保留了中医特色,还通过优化分类体系增强了与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1)的兼容性,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提供了标准化工具。
2.国际影响与合作
新版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表的制定对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其与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1)的对接,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ICD11已将部分传统医学内容纳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完整版)研发投入核算体系财务管理制度.docx
- “畅游”农村连锁网络代购超市创业计划.docx
- “泡泡学生交流网”创业计划书.docx
- “桑榆”网站商业计划书.docx
- T∕SCFA 0009-2022 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规范.pdf.docx
- 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与物流中心项目策划书.docx
- 展会行业第六届花博会策划书.docx
- 真爱婚庆公司策划书.docx
- 志愿者服务月活动策划书.docx
- 制药厂全龟胶囊广告策划书.docx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配送物流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docx
- 卫星通信在2025年城市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与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中的经济与生态平衡报告.docx
- 安保员聘用合同书二零二五年.docx
- 跨境电商2025年物流海外仓智能化管理策略研究报告.docx
- 保定xx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docx
- 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战略布局报告.docx
- 2025年二手交易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与二手服装市场分析.docx
- 聚焦2025: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体系下的设备安全漏洞修复报告.docx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2025年长效运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安全风险评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