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授课时间:6学时授课内容:第1次风湿病(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了解)、心瓣膜病(熟悉)第2次动脉粥样硬化(重点:斑块形成机制及形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第3次高血压(重点:良性高血压细动脉硬化、肾、脑病变;恶性高血压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肾、脑微梗死)。
第一节风湿病(掌握)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第二节感染性心内膜炎(了解)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第三节心瓣膜病(熟悉)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一、风湿病概述:风湿病(rheumatism)是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胶原病。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心脏、关节最常被累及。风湿热(rheumaticfever)临床表现: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结节、小舞蹈症,抗链球菌溶血素,血沉加快。年龄:多始发于5~14岁儿童。寒冷地区多见。
基本病变1.变质渗出期: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沉积。纤维素样坏死。少量浆液、炎性细胞。1个月。2.肉芽肿期:Aschoff小体具有诊断意义。经过2-3个月。细胞成分:(1)Anitschow细胞(2)Aschoff巨细胞(3)淋巴细胞个别嗜中性粒细胞3.瘢痕期:经过2-3个月。
Aschoff小体
Aschoff小体
Aschoff小体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全心炎(rheumaticpancarditis)?1.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endocarditis)瓣膜炎。好发部位:最常见二尖瓣,其次二尖瓣+主动脉瓣。形态特点疣状赘生物(verrucousvegetation)瘢痕化,瓣膜增厚、缩短;瓣叶间粘连,纤维性愈着。左心房内膜增厚McCallum斑2.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myocarditis)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上图放大)
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上的疣赘物)
风湿性心内膜炎(镜下观)
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复发)
风湿性心内膜炎(瓣膜狭窄+疣赘物、心耳血栓)
风湿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rheumaticpericarditis)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绒毛心(corvillosum)、机化,心包脏、、壁两层粘连、愈着,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pericarditis)。
正常心包
纤维素性心包炎(绒毛心)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绒毛心
风湿性关节炎及动脉炎01湿性关节炎(rheumaticarthritis)02多早期出现,大关节,游走性,局部红、03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主要为浆液04性炎症。可完全吸收,不留后遗症。05风湿性动脉炎(rheumaticarteritis)06可见于冠状动脉、肾动脉、脑动脉、主07动脉和肺动脉等。管壁粘液样和纤维素08样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可有Aschoff小09体,可继发血栓形成。后期,瘢痕化,10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风湿性动脉炎(冠状动脉)
风湿性动脉炎(冠状动脉高倍)
皮肤及中枢神经皮肤病变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多见于肘、腕、膝、踝关节附近深侧皮下。0.5~2CM.结节中心纤维素样坏死,周围纤维母细胞、Anitchkow细胞增生,呈栅状排列,炎性细胞浸润。数周后瘢痕形成。枢神经风湿性动脉炎,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结节形成。累及大脑皮质、基底节、黑质及小脑皮层。小舞蹈病。
风湿病患者(皮下结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发生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关系。该菌胞壁成分,M-蛋白、C多糖的抗原性。该菌产生的酶[链球菌溶血素O(SLO)、链激酶、透明质酸酶、链道酶等]的抗原性。发病机制:感染;毒素(SLO、SLS、C-多糖等);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患者有针对心肌肉膜、平滑肌、心内膜的自身抗体,M-蛋白与心肌抗原之间、链球菌多糖与心肌糖蛋白之间,及链球菌透明质酸与软骨的蛋白多糖之间的交叉反应)。在急性风湿性全心炎患者心肌及瓣膜内有IgG沉积。III型超敏反应、细胞介导免疫及毒素都可能参与发病环节。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2023年版)》——医用气体安全管理指南实践分享.pdf VIP
-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一招生试卷语文试卷.docx VIP
- 建筑工程资料承包合同.docx VIP
- 房地产公司资金平衡表(深度好表).xlsx VIP
- 新解读《HJ 1285-2023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最新解读.docx VIP
- 离心式冷水机组调试方案.pdf VIP
- 2024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纸工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范例9:悬挑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HSK(四级)词汇整理.pdf VIP
- 1994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