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六年级语文教案——《最大的麦穗》教案.pdf

六年级语文教案——《最大的麦穗》教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教案——《最大的麦穗》教案2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

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二段

1、自由读这一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其中的意思。

2、指名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初步体会。

3、结合学生发言,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其中含义。

出示:

这时,两手空空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

1

株小麦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1)指名读。

(2)理解两手空空、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此时此刻,他

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结合弟子们摘麦穗过程中的动作、

神情、心理活动来时体会。)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进一步体会含义。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最大的一穗就是米亿年刚刚摘下的。)

(1)指名读。

(2)讨论: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不是。有一穗是最大的是指真正的麦穗,但不一定碰见,即使碰见

了,也不一定就知道它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穗是指学生们摘到手中,

后来又扔掉的。)

(3)小结:是呀,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

寻觅觅,最终一无所得,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4)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这时苏格拉底说话时的语气

怎样读一读体会一下,说字前可加一个什么词(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

2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这段话。

4、指导朗读第二段。注意读好难句子。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

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们听懂了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三

段。

三、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评议指导。

2、苏格拉底的弟子们从老师的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默读这

一段,找出能说明道理的重点句子,并想想其中的意思。

3、指名说句子。出示:

追求应该战士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

在的。

(1)指名读,指导读出句子的重点。

(2)请学生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3)最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生活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抓

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3

要抓住机遇

文献摘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

学家。苏格拉底一生好谈论而无著述,他的言行常见于其他人的一些

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苏格拉底在逻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首

次提出归纳和定义的方法。在伦理学方面,苏格拉底是最早强调知识

和行为有联系的人。

教学反思:

4

文档评论(0)

叮当的泉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