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范围施工保护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工程

轨道交通范围施工保护方案

XX公司

XXXX年XX月

目录

TOC\o1-2\h\u6928一、编制说明 1

124341.1编制原则 1

100421.2适用范围 1

192421.3编制依据 1

32588二、工程概况 1

71712.1工程概述 1

40282.2工程环境 2

14184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条件 2

221552.4轨道交通工程简述 5

68112.5与轨道交通位置关系 5

323092.6主要影响范围分析 10

18295三、总体方案 11

17709四、施工方案 11

242034.1桥梁工程 11

159074.2道路工程 16

129784.3过程中注意事项 18

6063五、施工计划 19

27306六、质量保证措施 20

19986七、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

10307八、监测监控方案 21

358.1监控机构 21

107758.2监控范围 22

104188.3监测内容 22

173868.4监控内容反馈 22

18397九、应急预案 23

110409.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4

92609.2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24

163789.3附近救援资源情况 25

188009.4现场救援设施一览表 25

3559.5事故报告 26

234789.6基坑坍塌应急处置措施 28

22129.7地铁车站及区间沉降开裂、渗漏应急处置措施 29

PAGE

PAGE15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确保施工过程中轨道交通的安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满足要求。

1.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临近轨道交通段的高架桥梁及道路工程施工。

1.3编制依据

1、XX工程施工图及相关文件;

2、XX工程施工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3、《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202-2013);

4、《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0号)

6、地铁集团《地铁集团关于工程施工设计审核意见的回函》(地铁函[XXXX]XX号);

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

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

14、轨道交通工程相关设计图纸及文件;

15、国家、行业、地方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该工程是一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地区“三纵五横”道路网中的横向骨干道路。本工程全长2km,南起于中山路路口,北止于建设路,规划道路红线50~80m。道路沿现状中山路往北,以高架形式依次上跨红星路高架桥后落地,沿着规划道路向北至建设路路口。

匝道宽9m,单向两车道,设计速度30km/h。主线采用分东、西幅桥梁分别落地,地面设辅道,桥梁宽9m,地面辅道宽8m,均为单向2车道,设计速度40km/h。路基段按照规划中线敷设,红线50m,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50km/h。

2.2工程环境

本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城区,西侧为轨道交通线路、两侧分布轨道交通站厅及出入口,东侧为110kv电力管群高压通道。沿线跨越交通要道及多条铁路线路。周边建构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交通繁忙,车流量较大。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条件

2.3.1地形地貌

工程南起现中山路与黄海路道口处,采用高架方式沿现有道路走向上跨既有高架桥及铁路,线路通过区域整体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范围21.03~24.14m。

2.3.2工程地质条件

2.3.2.1工程地质分区

根据勘察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和所处的地貌单元结合对工程有影响范围岩土层变化并结合“基岩地质图”资料,该工程沿线为同一个工程地质单元区。

2.3.2.2各岩土层岩性特征

据勘探揭露,场地地层主要为:

(1)单元层杂填土(Qml)及淤泥混素填土(Ql)、

(2)单元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一般黏性土层(Q4al)、

(3)单元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土过渡层(Q4al)、

(4)单元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性土层(Q4al)、

(5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