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代教育试题库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A.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B.强调道德修养
C.重视经史子集的学习
D.男女有别,女子不入学
2.“六艺”指的是什么?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易、书、诗、礼、乐、春秋
D.诗、书、礼、乐、春秋、数
3.“孔门四科”指的是什么?
A.德、言、政、事
B.文、行、忠、信
C.德、才、学、识
D.德、行、信、仁
4.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6.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
A.刘徽
B.张衡
C.祖冲之
D.沈括
7.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8.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
A.贾思勰
B.沈括
C.郦道元
D.徐霞客
9.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A.王安石
B.苏轼
C.李白
D.杜甫
10.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赵翼
D.王夫之
11.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
A.孙武
B.孙膑
C.吴起
D.白起
13.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A.商鞅
B.萧何
C.李斯
D.贾谊
14.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
A.顾恺之
B.张择端
C.郭熙
D.赵孟頫
15.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6.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
A.欧阳修
B.苏轼
C.沈括
D.王安石
17.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戏曲家?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曹雪芹
18.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小说家?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曹雪芹
D.吴敬梓
19.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20.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道德修养。()
2.“六经”是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和《春秋》。()
3.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仁政”的统治者。()
5.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人的本性。()
6.“授业、解惑、传道”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任务。()
7.“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8.“私塾”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教育形式。()
9.中国古代女子不受教育,只有男子才能入学。()
10.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解释“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3.简要分析中国古代教育中“六艺”的教育意义。
4.阐述中国古代教育中“私塾”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性别差异,探讨其历史原因和影响。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ABCD
2.A
3.B
4.A
5.C
6.C
7.C
8.C
9.C
10.A
11.B
12.A
13.D
14.A
15.A
16.A
17.A
18.C
19.A
20.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特点为注重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启发式教育等。
2.“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文化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不公,限制了人才流动。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