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麻疹风疹防控方案(2024年版).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疹风疹防控方案

(2024年版)

汇报人:院感办

病原学特征

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酸、干燥、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在室温物体表面存活时间不足2小时,56℃30分钟即可灭活;

但在冻干状态下存活时间较久,加入蛋白稳定剂后于-70℃可存放数十年。

麻疹病毒

属于马氏病毒科风疹病毒属。

对热、脂溶剂、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56℃30分钟即可灭活。

风疹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传染源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麻疹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麻疹:

风疹:

人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风疹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者均为传染源。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传播途径

麻疹: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亦可造成感染。

风疹: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传播。

01

02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潜伏期

潜伏期为7—21天,通常为10—14天。

麻疹:

潜伏期为14—21天,平均18天。

风疹: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一般是在皮疹出现前5天持续到皮疹发生后5天,免疫力低下患者传染期可延长。

麻疹:

一般是在出疹前7天至出疹后5天,以出现皮疹时传染力最强。

风疹:

传染期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人群普遍易感,对麻疹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暴露后显性感染率达90%以上。通过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或自然感染可获得免疫力。

麻疹:

人群普遍易感。约30%—50%的感染者呈隐性感染。通过接种含风疹成分疫苗或自然感染可获得免疫力。

风疹:

易感人群

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麻疹:

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体温≥38℃),发热2—4天后出现自耳后、面部开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扩展并可累及黏膜的红色斑丘疹,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结膜炎等症状。

起病早期在口腔颊黏膜可出现针尖大小灰白色突起,即麻疹黏膜斑(Kopliksspots,柯氏斑)。

少部分可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

孕妇、营养不良的儿童、严重免疫缺陷者罹患麻疹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

风疹:

主要表现为发热、斑丘疹、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发热1—2天后出疹,出疹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和脱屑,一般病程短、症状较轻。

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造成发育迟滞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导致出生缺陷。

.监测病例

具有发热(>37.3℃)、出疹(斑丘疹),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或关节痛等一种及以上症状,且排除已知病原所致发热出疹性疾病(如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的病例。

发热(>37.3℃)、出疹(斑丘疹)

咳嗽

卡他性鼻炎

结膜炎

淋巴结肿大

关节炎

关节痛

伴有

≥1种症状

进行监测

麻疹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出现柯氏斑或有麻疹典型的皮疹特点及出疹顺序。

疑似病例的诊断

出疹前7~21天有麻疹患者接触史,或麻疹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并有发热、流涕、咳嗽、流泪、畏光和斑丘疹等临床表现。

1

2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任一项实验室检查者

3

排除病例

(3)麻疹或风疹疫苗相关病例:鉴定出麻疹或风疹疫苗株病毒,且未检测出麻疹或风疹野病毒;或同时符合以下5种情形:

(2)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1)血标本检测麻疹和风疹IgM结果均为阴性,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和风疹病毒核酸结果均为阴性,且不符合上述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定义者;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①有出疹,伴或不伴发热,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②接种含麻疹或风疹成分疫苗后7—14天之间出疹;

③血标本在接种含麻疹或风疹成分疫苗后8周内采集,且检测麻疹和/或风疹IgM抗体阳性;

④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该病例引起续发病例;

⑤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其他致病因素。

医疗机构监测

主动监测

医疗机构应每旬对内科、儿科、皮肤科、传染病科、病案室等重点科室开展麻疹和风疹病例主动监测。

建议设立疾控监督员的医疗机构将上述主动监测纳入监督管理工作清单。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监测病例进行智能识别和主动提醒。

病例报告

医疗机构发现麻疹和风疹监测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于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医疗机构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应以适当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及时向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并及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订正病例分类。

医疗机构+疾控

病例管理

麻疹病例

对于住院病例

文档评论(0)

Information Port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