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VIP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春秋”本指古人对西周、春秋时期史书的一般称呼。而“春秋笔法”,也称“春秋笔”

或“春秋书法”,又称“微言大义”。

顾名思义,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相传是孔

子在修订鲁国史书《春秋》记述历史时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行文中面对当时那些重大的、不好定

论的史实,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不明记其事,只以三言两语,作蜻蜓点水的提示,

然后让读者自己体味;文章暗含褒贬,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

修辞手法或对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思想倾向和看法。

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并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

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这种作法一直被沿用到

了现在。

(刘知生《什么是春秋笔法》)

材料二

《左传》成公十四年谓:“《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纡,惩恶而劝

善。”即谓《春秋》一书用词精微而含义明显,情感鲜明而有所回避,叙述委婉而章法有致,记载

详备而不枝蔓,以此发挥历史惩治罪恶而劝勉善良的警戒作用。其中,前四者为《春秋》修辞原则

与方法,是审美价值表现,是方法是手段;最后者为思想原则与法度,是社会功利价值,是目的是

功用。而这也就最终达成了“微言大义”。

《左传》作者对《春秋》的称颂,正体现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一贯的审美追求,是中国古典“中

和”美学的集中呈现。“微”与“显”、“志”与“晦”、“婉”与“成章”、“尽”与“纡”、

“善”与“恶”之间,看似两极对立,实则通过《春秋》笔法的艺术处理,实现了对立中的和谐。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面对矛盾时,既不强化冲突,亦不消灭差异,而是找到相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在

书写中架起沟通的桥梁:以“微而显”的笔触传递深意,以“婉而成章”的叙述化解锋芒,最终在

史册上熔铸出含蓄蕴藉的美学境界。这种审美追求,本质上是对礼乐文明“致中和”精神的创造性

转化。

高一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春秋笔法”的美学呈现,根植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哲学传统。礼乐文明的核心在于协调天人、

群己关系,通过《周易》的阴阳辩证与《尚书》的道德实践,构建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

世界,最终形成阴阳之间、天人之间、男女之间、君臣之间的相互制约又相互融合的和谐有机的世

界秩序。《周易》以阴阳为宇宙法则,揭示对立事物的互根性——“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尚书·尧

典》主张“直而温,宽而栗”,《皋陶谟》倡导“柔而立,刚而塞”,皆强调在道德与艺术领域调

和矛盾、规避极端。周代礼制更通过具体仪轨将这一哲学具象化:如《仪礼》中“揖让而升”的宾

主之仪,以谦敬动作消弭等级对立;《周礼》设“大司乐”以“乐德”教化民心,使“中和祗庸”

成为社会共识。正是这种浸润于制度与思想的调和智慧,为《春秋》在历史书写中实现“惩恶劝善

而不失其婉”提供了文化基因,将丰富复杂甚至彼此对立的方面化为一炉,熔铸成从政治到道德、

从哲学到艺术广阔而统一的世界,表现出古典美学万川归海丰富多彩的美学气象。这种熔铸于文明

基因的调和智慧,在遭遇春秋时代的历史巨变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春秋笔法”是属于春秋时代的。只有理解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才能理解“春秋笔法”的历

史成因。简单地把春秋时代描绘成礼崩乐坏是不对的,准确地说春秋时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文化时

代,一方面是礼乐的被僭越被破坏,另一方面是礼乐文化精神的被坚持被建设。僭越的是制度层面,

建设的是精神层面的。随着王官解体,史官散在四方,宫廷正德持重的西周文明风范也走出宫廷散

入民间,经过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