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新时代高校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路径研究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新时代高校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路径研究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出发,分析了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网络教育方式、构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强化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路径,旨在为新时代高校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前言: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代高校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路径的研究,为高校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1.1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化
(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0.4%,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9.89亿。在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普及率下,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前所未有。这种快速的信息传播,使得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化程度日益加剧。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相互碰撞、交融,使得意识形态斗争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也为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不良思想提供了传播土壤。
(2)网络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意识形态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意识形态斗争的形态更加多样化。在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斗争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抗。而在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斗争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如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等思潮在网络上的传播。其次,意识形态斗争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得传播者可以隐藏真实身份,从而更容易传播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等不良思想。此外,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情绪化等特点,使得意识形态斗争更加难以把握和引导。例如,近年来,一些极端主义、分裂主义言论在网络上的传播,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3)案例分析:以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为例,这场风波起源于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但最终演变成一场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事件。在这场风波中,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量虚假信息、极端言论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煽动民众情绪,对香港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使得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化程度日益加剧,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已成为新时代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1.2网络空间治理难度加大,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增加
(1)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不良内容等泛滥成灾,严重干扰了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谣言事件数量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近万起。这些谣言和不良信息的传播,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社会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
(2)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攻击手段日益翻新,网络空间治理难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包括网络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这些事件不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破坏,对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例如,2017年发生的“WannaCry”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就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数百万台计算机。
(3)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空间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破坏我国社会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他们利用网络平台传播西方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抹黑,煽动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思想。这种渗透活动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要求我们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加强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坚决抵制外部势力对我国的干扰和破坏。
1.3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足,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压力
(1)在网络舆论场中,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使得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大量未经核实的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pdf VIP
- 2025年老年人驾考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ppt课件.pptx VIP
- 项目化学习研究报告.pptx VIP
- DB37_T 4393-2021 政务信息化项目 验收材料编制指南.docx VIP
- 特种设备事故智能诊断与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河南省事业单位工勤(收银审核员高级技师)评审题库.pdf VIP
- 新闻采编与写作基础知识 完整版.doc VIP
- 长沙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卷 .pdf VIP
- GB/T 7025.1-2023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