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梳理2024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医院环境
医院环境需要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具备安全性、舒适性和整洁性。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新生儿室、老年病房为22-24℃),湿度以50%-60%为宜。病室应定时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入院和出院患者的护理
1.入院护理:患者入院时,护士应热情接待,协助办理各种手续,进行卫生处置,护送患者入病室。对于急诊入院且病情危急的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护士应执行出院医嘱,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1.卧位:常见卧位有仰卧位(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屈膝仰卧位适用于腹部检查或导尿等)、侧卧位(适用于灌肠、肛门检查等)、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胸腹部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等)、端坐位(适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俯卧位(适用于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等)、头低足高位(适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术等)、头高足低位(适用于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等)、膝胸卧位(适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等)、截石位(适用于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等)。
2.安全护理:常用保护具包括床档、约束带、支被架等。使用保护具时,应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记录使用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清洁、消毒和灭菌:清洁是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消毒是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灭菌是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物理消毒灭菌法(如热力消毒灭菌法、辐射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和化学消毒灭菌法(如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熏蒸法等)。
2.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操作原则包括环境清洁、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等。
3.隔离技术: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隔离种类有严密隔离(适用于鼠疫、霍乱等)、呼吸道隔离(适用于肺结核、流脑等)、消化道隔离(适用于伤寒、痢疾等)、接触隔离(适用于破伤风、气性坏疽等)、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昆虫隔离(适用于疟疾、乙型脑炎等)、保护性隔离(适用于严重烧伤、早产儿等)。
患者的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适用于高热、昏迷、禁食、鼻饲、口腔疾患等患者。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去除口臭、牙垢,增进食欲。常用的口腔护理溶液有生理盐水、朵贝尔溶液、1%-3%过氧化氢溶液、2%-3%硼酸溶液等。
2.头发护理:包括床上梳发和床上洗发。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定期为其梳发、洗发。
3.皮肤护理:包括淋浴、盆浴和床上擦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皮肤清洁方法。注意水温调节,一般为40-45℃。
4.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好发部位多为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如骶尾部、髋部、足跟部等。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使用减压用具等)、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保护患者皮肤、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等。护理时应根据压疮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淤血红润期应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继续受压;炎性浸润期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浅度溃疡期应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坏死溃疡期应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生命体征的评估
1.体温:正常体温范围为口腔温度36.3-37.2℃,直肠温度36.5-37.7℃,腋下温度36-37℃。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热型有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等)、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测量体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