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棉花的病虫害及防治
棉花的病虫害及防治
一、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棉花病害多达20-30种,在苗期、展叶期和花铃期均有发生,常导致烂种、烂芽、烂根、叶枯等,严重影响棉花生产。
棉花病害分
生理性病害,如:
蕾铃脱落
早衰
贪青晚熟
鸡爪病
药害
冻害
缺素
……
侵染性病害,如:
枯萎病
黄萎病
立枯病
棉铃病
……
苗期较重的病害有:
导致黑根死苗、僵苗迟发和缺苗断垄
展叶期较重的是:
造成植株死亡或产量、品质大幅下降
花铃期较重的是:
造成烂铃和僵瓣,影响棉花品质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视频链接:(25封私信/14条消息)农业技术科普-知乎()
【防治措施】
以农业防治为主,棉种处理与及时喷药防治为辅,包括:
精选棉种;
硫酸脱绒;
加强耕作栽培管理;
寒流及阴雨天前药剂防治等;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
苗期和成株期有多种症状,如:
黄色网纹型;
黄化型;
紫红型;
青枯型;
曾被称为棉花“癌症”,严重时大量死苗,导致棉花减产、纤维品质降低。
防治方法有:
推广抗病品种、适时播种、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清除病株、种子消毒和土壤处理、病害初期化学防治等。
视频链接: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方法-三农视频-搜狐视频()
防治需贯彻“预防第一,全面预防”方针,以农业和物理控制为主,辅以化学控制,如:
改茬轮作;
秋后清地;
冬前深耕;
加强管理;
种子包衣等;
由棉炭疽病菌引起;
除侵染幼苗,还侵害茎、子叶、叶片及后期棉铃,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出苗前发病造成烂种,出苗后茎基部发病可致幼苗死亡;
在中国棉区普遍发生,长江流域发病较重;
防治关键是:
选用无病或隔年种子并彻底消毒、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和发病初期喷药等。
由串珠镰刀菌引起,病菌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腐生越冬。
可侵害种子、幼芽、幼苗,是苗期病害,可导致烂种、烂芽、茎基和根部腐烂,苗期和棉铃期多处均可发病。
防治包括:
选用无病棉种、清除病残体、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和及时防治铃期病虫害。
二、常见害虫及防治方法
棉花虫害种类多,世代重叠、交替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
常见虫害有:
棉花虫害种类多,世代重叠、交替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
常见虫害有:
常见的害虫及防治方法
俗名蜜虫等,全国广布,是苗期重要害虫。以刺吸口器危害。
【苗期受害】致棉叶卷缩、开花结铃期推迟;
【成株期受害】致叶片卷缩、枯黄脱落,蕾铃受害易落蕾。
防治方法有:
早春在越冬寄主上喷药,实行套作、间作,棉田边种其他作物招引天敌,药剂拌种,棉茎涂药,成株期根据发病率施药喷雾,零星发生时挑治和定点清除。
又名棉叶螨,各棉区普遍发生。在棉叶背面吸食汁液,为害初时叶片正面白点多,重则落叶垮秆。
防治包括:
1.农业防治
如轮作、除草、抗旱、施肥、抹虫和摘虫叶等;
2.生物防治
如以虫治螨等;
3.农药防治,包括:
喷施化学农药;
喷施土农药;
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害虫。
属于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蛀食蕾、花、铃和嫩尖、嫩叶,造成蕾铃脱落、烂铃和无头棉,影响发育。
防治方面:
要强化农业防治,推广抗虫品种,改进栽培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诱杀成虫,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重点防治卵期和初龄幼虫;
属鳞翅目麦蛾科,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为害蕾、花、铃和种子,造成蕾铃脱落等。
防治手段主要采用农业和化学防治结合。
农业防治包括种植抗虫品种、改进栽培措施、及时处理僵瓣等;
化学防治有棉仓灭虫、喷洒杀虫剂等;
三、课程总结
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特点
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手段
课后:
要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病虫害知识;
多观察实际的棉花种植情况;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考不同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谢谢观看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蒋三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