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矛线虫病诊断技术 编制说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矛线虫病诊断技术》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血矛线虫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最为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病之一,病原为圆线

目(Strongylata)毛圆科(Trachostrongylidae)血矛属(Haemonchus)的捻转血

矛线虫(H.contortus)、柏氏血矛线虫(H.placei)、似血矛线虫(H.similis)和

长柄血矛线虫(H.longistipes),我国以捻转血矛线虫最为常见。

血矛线虫以宿主血液为营养,引起贫血及贫血综合症,严重感染可致动物死

亡,特别是羔羊可引起大批死亡。血矛线虫病病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均有报

道,尤其在一些牧区,羊群感染严重,感染率高达70%~80%,对养殖业造成巨

大的经济损失。

血矛线虫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存在。该病感染宿主

范围广,包括黄牛、牦牛、绵羊、山羊、骆驼、欧黄鼠、小黄鼠、赤颊黄鼠、驯

鹿、狍、黑尾鹿、美洲驼鹿、斑鹿、美洲叉角羚、美洲野牛、捻角山羊、野山羊、

非洲羚羊、梅花鹿、岩羊、麝牛、印度羚、跳羚、马羚、貂羚、旋角羚、大角斑

羚、林羚、狷羚、南非大羚羊、羚羊、水羚、大羚羊、红小羚羊、羊驼、北极熊、

印度象等。

建立血矛线虫病诊断技术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根据《关于征集2023年度动物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的通知》,南京农业

大学申请承担《血矛线虫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以期为血矛线虫病

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2、制定背景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及相关产业,血矛线虫病的危害与其造成

的经济损失日益凸显和严重。农业农村部2022年将血矛线虫病新增列为我国三

类动物疫病,说明了该病的重要性。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尚无血矛线虫病诊

断的参考方法。建立血矛线虫病诊断技术标准十分必要。

1

3、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制定工作由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完成。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严若峰、李祥瑞、徐立新、宋小凯、陆明敏、卜永

谦。严若峰为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标准起草总体工作、拟定初稿和组织专家评

审,李祥瑞负责项目指导和标准修改,徐立新负责标准起草和标准征求意见,宋

小凯负责标准起草、技术标准化和征求意见修改,陆明敏参与标准初稿修订和征

求意见汇总,卜永谦参与标准初稿修订和征求意见后的修改。

4、主要工作过程

要按标准各阶段为单位分别编写。列出各阶段的关键内容。征求意见、审查

阶段的主要内容要详细给出。征求意见要对征求对象的代表性、回复情况、意见

处理情况进行总结说明。

1)起草阶段

收到“关于征集2023年度动物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的通知”后,立即

成立了由严若峰、李祥瑞、徐立新、宋小凯、陆明敏、卜永谦等6人组成的标准

编制组,经过编制组成员多次研讨后,根据血矛线虫病的特点及现有工作基础,

确立以下工作流程:收集相关资料、建立标准框架、制定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标

准样品研制计划和编写编制说明等。2023年4月28日通过动物卫生标准制修订

管理系统,将申报材料提交标委会秘书处。

2)征求意见阶段

2024年4月立项公示结束后,起草组进一步对标准草稿进行修改完善,形

成了征求意见稿。2024年7月,征求意见稿先后送至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安徽

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大学、江苏农

牧科技职业学院、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农院兰州兽医研究、新疆农

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南京海关动植物

与食品检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

院等20个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广泛征求意见。

共回收征求意见97条,起草组召开了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审查会,

2

完全采纳79条,部分采纳2条,不采纳16条,详情见“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汇总

处理表”。专家意见主要分为以下2个方面:(1)标准撰写规范性,(2)部分

技术指标的合理性。

起草组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标准,对修改稿进行内部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