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4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1~2题12分)
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共6分)
【活动开篇】同学们,小说是大家【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它就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小说是项链,那么细节、情节、故事则是小号珍珠、中号珍珠、大号珍珠。将情节串起来的线索往往是故事的脉络。人物则承载着小说的思想、灵魂。例如,那辛苦麻木的闰土、辛苦恣睢的杨二嫂,那生活(jiéjū)、自私势利的菲利普夫妇,那在空旷的芦苇丛中孤独前行、在(xiēsī-dǐlǐ)的暴风雨中坚强成长的杜小康……每一个赋予小说以灵魂的人物都被作者刻画得【乙】。
(1)给文段中的加点词注音。(2分)
①恣睢__________ ②空旷__________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jiéjū)__________ ②(xiēsī-dǐlǐ)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喜闻乐见入木三分 B.脍炙人口栩栩如生
C.脍炙人口入木三分 D.喜闻乐见栩栩如生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共6分)
【走近小说名家】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我们尊敬鲁迅先生,因为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好像一个面对身负重伤的孩子的医生,执着手术刀,含泪为之疗伤。面对封建腐败现象,他毫不妥协地斗争;面对中国人民萎靡不振、麻木不仁的现状,他痛心疾首地大力鞭笞。他凝视着劣根深重的民众,如同严父一样既爱又愤,他的人格远远超越了普通作家的人格之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诗歌《自嘲》里的名句,表现了他坚决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是他一生的写照。我们要记住鲁迅,从他的文字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就会有新的希望诞生。
(1)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三个复句标注出类型。(3分)
①___________复句②___________复句③___________复句
(2)班级要从下面两幅字中选择一幅作活动宣传标题,请你选择并结合书体特点说明理由。(2分)
(3)文段中的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
第二部分(3~20题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也是酒酿的故乡,《行路难》(其一)中,面对精心陈列的饯行酒,李白却“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其内心愁苦,可见一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希望普天之下家家团圆,“但愿人长久,③___________________”,其乐观博爱,明月可鉴;《岳阳楼记》中,文人骚客“登斯楼也,则有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愉悦心境,隔空可感;《湖心亭看雪》中,张岱与亭中客人共饮三大白,难怪舟子感慨“莫说相公痴,⑥___________________”,其故国之思,令人叹惋。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5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二人在扬州相逢,分别写诗相赠。
4.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感慨万千,其赠诗的最后两句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是被_______________所累。白居易的诗与刘禹锡的诗相比,感情基调较_______________。(1分)
5.根据诗的内容和情境补充对话。(2分)
白居易:梦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