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以幸福为目的,就要考虑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好比要到达某个地方,必须找到通往那地方的道路。但道路从来不是一段现成地摆在那里等待穿过的距离,而是各种主客观条件的综合。比如要登华山顶峰,体能足够且时间充裕的人,可以拾级而上;平时缺少锻炼又没有足够时间的人,则更倾向于缆车上下。由此看来,通向某一目的的道路,其实就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条件。那么,实现幸福的条件是什么呢?
②有关幸福的思考,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首先要反对的是将幸福等同于外在物质条件的总和。抽空了精神的空洞的物质,我们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当然也要反对另一个极端:以为幸福只是主观的心境,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无关。剥离了物质的空洞的精神,同样是抽象和虚幻的。
③关于幸福,孔子有这样一段朴素的论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孔子明确指出了构成幸福之必要条件的最低物质基础。孔子在对颜子之乐的肯定中,也从侧面提及了这一最低限度的物质基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孔子显然不能认同那种认为幸福完全取决于主观心境的观点。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都阙如的情况下,侈谈幸福是不真实的。对比几种关于孔子厄于陈滕的经历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所谈道理的朴素和具体:“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这一章的记述极为平实,只言君子不因绝境而改其心志,并无当此境遇仍能愉悦、快乐之意。这样朴素平实的态度,与《庄子·让王》篇对这一事件的渲染全然异趣:“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孔子曰:‘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执干而舞。”以松柏能茂于霜雪喻君子历患难而不渝初心,是合乎儒家义理的,但濒绝境而刻意欢愉,则未免有张大其事、惊世骇俗之意。后世陋儒,往往以振起世风为名,行耀俗夸世之实,从而有种种不近人情之论,表面上是对孔子的阐扬,实际上却从根本上背离了孔子的精神。
⑤疏食、饮水这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指向的是人的自我保存,一切生命体皆有自我保存的冲动。这种倾向甚至在没有生命的物质上面,也有体现。比如,我手里的这个矿泉水瓶子。我对它施加了外力,它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这说明它“拒绝”我对它的改变。由此可见,这矿泉水瓶子有维持其现有状态的倾向。一切物体都有维持其现有状态的倾向。这可以被理解为牛顿第一定律在哲学上的表达。
⑥然而,人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自我保存的层面上。虽然看起来,很多人都喜欢“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孔子甚至说:哪怕是下棋和赌博,也强过于这等什么都不干的吧!《论语·公冶长》有这样一则:“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子与何诛?’”对于“昼寝”的含义,有注释者试图别作解释,因为“昼寝”虽然不好,似乎并不足以引致孔子这样的“深责”。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孔子所标举的根本价值,以及基于这一根本价值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能够理解他之所以会如此严厉地批评“昼寝”这一偶然的懈怠的原因了。
⑦将“好逸恶劳”理解为人的本质倾向,在今天的时代氛围中仍然是颇有市场的。在一个高扬启蒙的时代,未经理性检验的观念却总能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平正清醒的目光在一切时代里,恐怕都属难能吧。人真的是“好逸恶劳”的吗?我们只需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就够了:设想给一个人最好的居住和饮食条件,但却禁止他从事任何意义上的活动,有谁能够承受这样的生活呢?看看我们身边那些痴迷于“博弈”的人,有谁不是乐不知倦的呢?稍作思考就能知道,人想要逃避的其实只是被强迫的劳动。因此,理想的社会不是让人免于工作,而是要创造条件让人们追求符合自己的性情或能够满足荣誉感的劳动。
(摘编自杨立华《通向幸福的道路》)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孔子与颜回之乐中可推断构成幸福之必要条件的最低物质基础包括居住饮食。
B.从孔子在陈绝粮的遭遇可见,没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很难愉悦快乐的。
C.作者认为矿泉水瓶子有维持现状的倾向,而人的本质倾向可理解为“好逸恶劳”。
D.实现幸福的条件包括实现自我保存、追求符合自己性情或能够满足荣誉感的劳动。
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背离了孔子的精神”观点的一项是()
A.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梁惠王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考试语文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