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贴条形码区。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严禁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鲁迅和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许杰、王统照、蹇先艾、王鲁彦、台静农等“隐现着乡愁”的乡土作家,堪称现代乡土文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鲁迅是最早以小说的方式观照乡土的现代作家,其小说创作直接带动了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的风潮。他的小说创作多源于病态社会中疾苦不幸、麻木不仁的人民,先将他们的病痛找出,然后暴露在阳光底下,以引起救治的注意。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派以人文主义情怀和现代意识,确立起“改造国民性”的基本主题,对封建文化作全面决绝的揭露批判。他们怀着同情、忧愤与悲悯,以理性批判的眼光展现乡村的野蛮丑陋,挖掘农民的劣根性,试图以强大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力量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乡土国民的灵魂,以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后来的王鲁彦、许钦文、彭家煌、台静农是这一主题的继承者、发扬者。鲁迅开创的现代乡土小说模式,是“五四”乡土小说及其后的重要乡土小说作家与流派的被模仿式,鲁迅开创的现代乡土小说母题是可不断播撒拓展但不可超越的母题。其乡土小说开创了风土人情的异域情调的疆域,赋予小说强烈的地方色彩,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作家。这种以鲁迅为标志,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启蒙主题为核心的乡土小说叙事传统,不仅成为20世纪乡土小说最重要的传统,也是“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

那些在鲁迅等乡土小说家笔下被视为文化批判目标的落后因素,却在废名笔下变成了审美元素。继承废名这一叙事传统的,当属沈从文。沈从文以《湘行散记》《边城》《长河》等丰盛的创作实绩,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将废名开创的乡土小说叙事传统推向成熟与高潮。

与鲁迅乡土文学叙事传统不同的是,废名、沈从文乡土文学叙事立足于人性观照,怀着回到农业文明、原始人性,以及早期和谐人际关系的“恋美”情结,以理想化的笔墨对乡土社会进行田园牧歌式诗意扫描,充满乡土风俗之美以及乡民人情、人性之美的颂扬。沈从文《柏子》所写水手柏子与吊脚楼妓女之间畸形的爱,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放在鲁迅笔下,自然会导向尖锐的文化批判,而沈从文却把它演绎为一种畸形中的真诚、粗野中的欢愉、丑陋现实中发出的人性光彩。在显示乡土文学个性的风俗画与地方特色描摹方面,乡土浪漫派作家与乡土写实派作家不同,前者没有使地方色彩的描绘停留在风俗习惯、方言土语方面,而是注重丰富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典型环境描写,寻找一种神韵与境界。

(摘编自白忠德《浅析中国乡土文学内涵及其叙事传统》)

材料二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