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B0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159—2015
小麦苗情监测规范
2015-12-30发布2016-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159—2015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凤梧、蒋向、郭新建、张东升、胡国安、史瑞青、冯晔。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阎庆华、刘鹏、吕爱淑。
DB41/T1159—2015
1
小麦苗情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苗情监测的术语和定义、调查时期、监测样点选择、监测内容与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苗情的监测与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283—2012冬小麦灾害田间调查及分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苗情监测
在小麦出苗至拔节的关键生育时期,选择有代表性田块,对主茎叶龄、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和总茎蘖数进行调查。
3.2
生育时期
在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中,根据气候特征、植株器官形成顺序和便于掌握的明显特征,将小麦全生育期划分成若干个生育时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挑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等。
3.3
播种期
小麦田间播种的时期。3.4
出苗期
小麦的第一片真叶露出地表2cm~3㎝时为出苗,田间有50%以上麦苗达到出苗标准的时期。3.5
分蘖期
DB41/T1159—2015
2
田间有50%以上的植株第一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的时期。3.6
越冬期
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的时期。3.7
返青期
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时,麦苗叶片由暗绿色转为鲜绿色,部分心叶露头1cm~2cm的时期。3.8
起身期
返青后全田50%以上的小麦植株由匍匐转为直立生长,年后第一个伸长的叶鞘显著拉长,其叶耳与年前最后一叶的叶耳的距离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开始微微伸长,但未伸出地面时的时期。
3.9
拔节期
全田50%以上主茎的第一节间露出地面约1.5cm~2cm的时期。3.10
挑旗期
全田50%以上的旗叶完全伸出的时期。3.11
抽穗期
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的时期。3.12
开花期
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药外露时的时期。3.13
灌浆期
籽粒刚开始沉积淀粉粒(即灌浆),时间在开花后10d左右的时期。3.14
成熟期
小麦的茎、叶、穗发黄,穗下茎轴略弯曲,胚乳呈蜡质状,籽粒开始变硬,基本达到原品种固有色泽的时期。
3.15
基本苗
小麦分蘖以前,每667m2的麦苗总株数,是小麦种植密度的重要指标。
DB41/T1159—2015
3
3.16
主茎叶龄
小麦主茎上已展开的叶片的数值,未出全的心叶用其露出部分的长度占上一叶片的比值表示。3.17
分蘖
小麦植株上的分枝。3.18
总茎蘖数
一定土地面积上小麦主茎和分蘖的总和。3.19
次生根
又称为节根或次生不定根,小麦在分蘖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茎节上发生的根。
4调查时期
在小麦出苗~分蘖前、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调查小麦苗情。
5监测样点选择
5.1选择方法
对长势均匀的单一田块调查时,先确定田块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两条对角线双向等距各选择1个样点(每个样点距田边1m以上)取样,组成5个样本,选择方法见图1。定点调查样点较多时也可采用3点取样法。选择方法见图2。对长势不均匀田块调查时,目测选取能代表总体大多数水平的样点进行调查,取点要避开缺苗断垄或生长特殊地段。
□
□□
□
□
图15点取样
DB41/T1159—2015
4
□□
□
图23点取样
5.2监测要求
定点监测从调查基本苗开始,样点做标记,固定不变,每次调查应在此点内进行,调查时应不要损伤样点内和周围小麦,尽量保持自然状态。
进行小麦苗情监测应按照要求填写原始数据记载表,见附录A表A.2、A.3。根据原始数据填写小
麦苗情调查汇总表,见附录A表A.1。小麦苗情分类应按照附录B表B.1执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1T 1355-2016 农药产品中氟铃脲含量的测定方法.docx
- DB41T 1352-2016 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51-2016 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50-2016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48-2016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47-2016 豫南稻田苕子种植与利用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46-2016 豫南稻田紫云英种植与利用技术规程.docx
- DB41T 1337-2016 黄缘闭壳龟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41T 1336-2016 豫粉1号蛋鸡配套系.docx
- DB41T 1303-2016 林业外资项目造林监测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