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VIP

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学习任务】

1.感受誓言的力量

2.触摸土地的深情

3.品味抒情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今天我们学习写作《学习抒情》。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了解抒情方式

(一)何为抒情

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和抒发。

(二)分类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

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它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如《黄河颂》。

2.间接抒情

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则是间接抒情。

(三)判断以下语句的抒情方式:

①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

②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解放!你必须站立!(《土地的誓言》)

③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

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最可爱的人》)

明确:直接抒情

方法总结:

①直接运用感情词;

②运用句式,如感叹句、反问句;

③运用修辞,如排比、反复、呼告等。

小练笔:请运用我们探索出来的三个直接抒情的方法,写一个句子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间接抒情

(1)融情于事

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如杨振宁《邓稼先》中,邓稼先给杨振宁回的一封短短的信,写出了邓稼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朴实的特点。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判断以下文段的抒情方式:

(1)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驾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时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最可爱的人》)

预设:在叙述故事中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属于融情于事。

(2)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最可爱的人》)

预设:在人物描写中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方法总结:

①在叙事中抒发感情

②在描写中抒发感情

③在议论中抒发感情

小练笔:请大家在刚才写的直接抒情的句子的基础上,添加对相关事件的叙述和描写,做到“融情于事”。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曹操的《观沧海》。

判断以下文段的抒情方式:

A.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B.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秋天的怀念》

明确: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作

文档评论(0)

炫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