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设计与制备全套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5;6;;;9;;;;;;15;;;18;金属吸N2曲线

Ⅷ1族强度适中氨合成催化剂:Os粉

熔铁催化剂

钌基配合物

多金属中心;;合成甲醇机理;22;;CO的吸附状态;(F-T合成);;铁基F-T合成催化剂;;;;(2)多品种催化剂串联组合;;;;;;;催化加氢催化剂;;;41;金属对CO的吸附成键能力;CO甲烷化反应的活性与吸附热;VIII族从上到下,d轨道伸展距离缩短,成键能力下降

Fe、Co、Ni成键能力太强

Ru、Rh、Pd成键能力适中

Os、Ir、Pt与烃类反应物形成?-?配键,成键能力与Ru、Rh、Pd相当

IB、IIB族的成键能力弱,但其中IB第四周期的Cu成键能力相对强一点,有时也用作加氢催化剂;金属的甲酸分解活性与甲酸盐生成热;氨合成催化活性与氮吸附热;47;;;;H2解离;O2a =O2-a = O-a =O2-

晶格;5;54;55;V2O5与V6O13剪切可逆变换;MoO3的结构特征;钼酸铋(Bi2O3?MoO3)结构特征;;体心立方Fe、Zn;铁各晶面上氨合成速率;面心立方金属的低指数晶面;63;Pt不同晶面的催化选择性;结构敏感反应要求催化剂表面的原子几何排布合适;66;非结构敏感的反应;;;;;;;;7;76;;3、载体的选择;;80;81;82;83;84;;;;

共沉淀法;分布状态与负载量、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负载量较少时,盐或氧化物一般在载体上单层分散,还原时金属聚成微晶粒

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以及与载体的作用力对催化活性、抗毒性、热稳定性均有影响;;9;制备方法与硅铝胶的酸强度分布;93;93;94;95;一次粒子内部海绵孔2nm

一次粒子(1~100nm)堆积形成二次粒子,粒间孔2~20nm

二次粒子(0.1~10?m)堆积形成催化剂颗粒,粒间孔50nm

焙烧温度对微孔影响很大

在沉淀时加入结晶纤维素,可增加一次粒子间空隙(中孔)

成型时加入造孔剂,可增加二次粒子间空隙(粗孔);氧化铝的孔径分布有两个峰

5nm为一次粒子的堆积孔,40nm为二次粒子的堆积孔

硅胶由胶球粒子三维网状连接而成,只有微孔(2nm);①孔结构与表观反应速率;99;100;孔结构与串联反应选择性;1;104;105;106;107;108;108;催化剂颗粒大小与床层压降;110;111;112;113;115;116;117;118;1、动力消耗费用

2、催化剂和反应器费用

3、综合费用;119;120;均匀分布:可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数目

蛋壳型分布:提高活???组分的利用率

减小内部传质阻力的影响,提高效率因子减少串联反应中深度转化的副反应

蛋白或蛋黄型分布:避免活性组分中毒

减少由磨损引起的活性组份剥落;122;123;1;12;通过适当选择活性组分分布方式,活性组分蛋壳型分布的催化剂性能通常优于均匀分布的催化剂

但活性组分向外表面集中可能对催化剂失活不利

对于反应级数为负,适当的扩散阻力有利改善催化剂的性能,选择蛋黄或蛋白型催化剂较好

Becker等考察了活性组分分布对CO氧化的影响;127;随着?增大,各类催化剂都先后出现?1区域(?=0.4~4.0)蛋黄催化剂最先出现?1,?max~5

蛋壳催化剂最晚出现?1,?max~3

?越过最大值后,随着?增大,?迅速下降

蛋黄催化剂的?随?的下降速度比蛋壳催化剂的更快

因此除了正确选择活性组分的分布方式外,还应准确控制?的数值,才能使活性组分发挥最大的效益;130;130;131;132;134;134;135;金属催化剂的还原;137;138;催化剂的失活;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CD临界过饱和曲线AB为饱和曲线;152;晶核的临界半径与溶液浓度(过饱和度)的关系;153;155;155;156;157;158;159;160;161;162;温度与核的生成及生长速率;164;166;166;167;168;169;颗粒r越小,溶解度cr越大

在大颗粒和小颗粒沉淀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溶液浓度对大颗粒已饱和,但对小颗粒尚未达到饱和

Oswald老化:小颗粒逐渐溶解促使大颗粒不断成长

颗粒表面的凸处溶解,沉积到表面凹处

在小颗粒溶解过程中,吸附在小颗粒之中的杂质也随之转入溶液,最后得到含杂质较少、较均匀的大颗粒晶体;171;172;173;174;175;176;178;179;180;180;181;成胶罐;183;184;185;186;18;188;189;190;191;AgI溶胶;193;硅溶胶的结构;195;溶胶的带电稳定性;198;198;199;200;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电解质浓度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