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七下新版教学课件
0403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掌握明清时期在科技、建筑、思想、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其特点。(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分析明清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理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对科技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科技文化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以及昆曲的演变历程和京剧艺术的繁荣。(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0201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到科技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了解古典小说及戏剧艺术成就,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明朝末年,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貌、地质、水文、植物,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方面,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述,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你知道明清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吗?《徐霞客游记》书影明朝最浪漫的男人,用生命旅行30年!?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徐霞客“千古奇人”
明清时期,统治者非常重视搜求、整理典籍和编纂图书的活动,涉及内容广泛,门类齐全,在规模上超越前代。明成祖时编成《永乐大典》,全书近2.3万卷,1.1万余册。康熙时期编纂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个;《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图书七八千种,按知识类别剪裁汇编。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最为浩繁,按经、史、子、集分类,总计近8万卷,近8亿字。大型典籍的编纂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真可谓有金城汤池之固。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经历六百年兴衰荣辱,帝王宫殿终于向公众敞开。故宫博物院拥有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今,昔日皇宫禁地那占地112万平方米的重重宫阙,既是收藏明清皇室珍宝的巨大宝库,也是记载明清宫廷历史的鲜活档案。因此,故宫博物院的生命线,就依附在紫禁城宫殿中,顺着它的文化脉络生长、延伸……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这首《唱脸谱》我们耳熟能详。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你知道京剧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你知道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吗?红:表示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白:表示奸诈多疑,代表凶诈等反面形象,如“三国戏”里的曹操。黑:表示性格严肃,孔武有力,代表刚直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黄:表示骁勇彪悍或凶暴,如典韦。蓝和绿:表示中性,代表刚强不羁、骁勇善战、勇猛莽撞,如绿林好汉。金和银: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类。如美猴王和白骨精。
“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这是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折射出《红楼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无法取代的。《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都极高的不朽名著。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曹雪芹,名霑(zhān),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衣食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切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撰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就去世了。内容意义传播曹雪芹(约1715年~
约1763年)
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
科技名著一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1 认识民法典+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课件)-【有堂好课】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第12课 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件)-【有堂好课】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匠心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第14课《驿路梨花》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9课 紫藤垂瀑绽新颜 往事沉心悟永恒——《紫藤萝瀑布》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