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市场机遇-热场大尺寸化
碳/碳热场材料是光伏单晶炉生产中所必需的耗材,主要产品形式为单晶拉制炉的坩埚、导流筒、保温筒、加热器等,在不同的部件,以等静压石墨为主流的石墨热场材料,在2016年之前,能满足拉制的要求。但随后,碳/碳热场最近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
1、从图1中看以看出热场大尺寸化的趋势,而碳/碳复合材料为热场大尺寸化提供了可能。大尺寸热场部件产品对单晶硅棒的直径大型化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2、碳/碳复合材料热场部件较大程度提高拉晶热场系统安全性,提升拉晶速率,显著降低单晶拉制炉的运行功率,对节能降耗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相较于传统石墨热场,碳/碳热场性能占优,其稳定性、耐冲击性、抗震性以及综合机械性能等均要好于石墨材料。并逐步渗透到原有市场。
1、碳/碳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可达150MPa以上,远大于石墨的38-60MPa。随着拉制炉投料量从2016年的300kg提升至2020年的1900kg,坩埚的尺寸也从2011年前后的16-20英寸提高到现在的32-36英寸,坩埚的承载强度要求更高,碳基复材更能胜任。
2、碳/碳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低至30W/(m·K)以下,大幅低于石墨的80-140W/(m·K)。这一特性使碳/碳复合材料导流筒更能加速硅棒生长,保温筒能降低热量损失,进而降低单晶炉运行功率,节省电费。
需求拉动-渗透率迅速提升
作为耗材,随着光伏新增装机增长,下游企业对热场产品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从2013年以来的数据看,随容配比提升,全球光伏装机从41GW提升至2023年的240GW,而硅片产量则从39GW提升至381.7GW。
根据金博股份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渗透率测算数据,结合碳/碳热场发展趋势,预计坩埚2025年渗透率达到100%;导流筒、保温筒分别达到70%、66%;碳/碳加热器低成本制备技术有待突破,金博股份当前已将光伏底部加热器交付下游,预计2025年渗透率达8%。预计2025年光伏用碳/碳热场总需求为17231吨,其中替换需求占比由2022年的59%提升至72%,需求结构转向以存量替换为主导,可持续性较强。
表1碳/碳复合材料渗透率变化图
而随着N型电池的发展,N型硅片的需求将增长。据统计,2022年,P型单晶硅片与N型单晶硅片合计市场占比约97.5%,其中P型单晶硅片市占率为87.5%,N型单晶硅片市占率上升至10%,预计2023年全年N型单晶硅片的市占率将提升至30%,2025年或将超过50%。关键耗材依赖进口的问题将制约行业发展,因此后续国产碳/碳热场将进一步替代进口的等静压石墨产品,碳/碳热场渗透率将继续提升。
行业挑战-成本壁垒与技术的突破
原材料和生产成本高昂
在原材料成本中,碳纤维预制体是最大的部分,占比达80%以上,自制预制体可降低成本,但技术壁垒较高。
从碳/碳热场的成本构成来看,制造费用占比高达54%,主要包括反应辅材、电力、折旧等。在制造费用中,折旧是最大的部分,占比约60%,龙头公司与其他公司的主要差异来自折旧,降低折旧的方式是提高单位时间设备产出、自主研发与生产设备,而这些主要依托各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
另外,电力在制造费用中占比约为16%(不同工艺有所差别),主要降低方式是在低电价地区建厂。
关键技术点的突破不易
预制体的制备技术壁垒较高,且主要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国外对这一技术进行封锁,目前国内具有预制体制备技术的除科研院所、航空航天单位外,主要有金博股份、江苏天鸟与龙头。
此外,晶硅炉热场用碳材料在硅蒸汽中易受到腐蚀。硅蒸汽主要通过材料的孔洞以及缺陷扩散进入材料内部进行腐蚀,腐蚀造成材料表面产生大量的裂纹,并且会造成C/C复合材料以及硬质碳毡材料内部严重的破坏。需研究如何有效控制碳基体和碳纤维的剥离,以及碳纤维的缩颈,劈裂等问题。
趋势与挑战-碳/碳复材的多元化应用
碳/碳复合材料因具有比重轻、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耐腐蚀、摩擦系数稳定、导热导电性能好等优良性能,除了用来制造高温热场部件,也是摩擦部件的最佳候选材料,还可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以及刹车制动等领域。
图源:中金点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