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迷娘(之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31《迷娘(之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迷娘(之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歌德的生平及作品,了解迷娘的生活经历。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的内在节奏,体味诗歌意蕴内涵。

3.思辨理解诗歌中的被倾诉对象,体会诗人寄托的人生感悟。

【精讲】

(一)走进作者知人论世

【作者】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代表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浮士德》。

这是一首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这是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所写的诗歌。

【背景】

1.《迷娘》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为威廉唱的一首插曲。

2.《迷娘》中的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迷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被威廉·迈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她一直怀念自己的故土意大利。《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二)品读文本

【活动一】读诗歌,初感知

抓意象,通过意象来体会诗人寄予的思想感情。

感意境,通过意象营造的整体意境来感受氛围。

品情感,体会诗歌中渗透的理性内涵。

【活动一】品诗歌,悟诗情

勾画意象,赏析意境,分析情感。(诗歌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总结:

第一节,表现了故国意大利的美好景物。

第二节,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第三节,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国的沿途风景。答案:“形盛”“繁华”。

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和无穷魅力,构建起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活动三】解诗蕴,见情动。

2.诗歌中“爱人”“恩人”“父亲”是同一个人还是三个人?请阐述你的观点。

观点一:“爱人”“恩人”“父亲”是同一个人,即威廉·迈斯特。

这首诗以对知心人倾诉的形式进行的。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自己的爱情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从“爱人”转而称呼他为“恩人”“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威廉·迈斯特怀有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从感情上形成递进关系,男女爱情被升华为对父亲的爱,后面又和乡思扭结在一起,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观点二:“爱人”“恩人”“父亲”是三个不同的人。

从迷娘对威廉·麦斯特的感情来看,她对威廉·麦斯特的感情是爱情,不大可能把这种感情升华为对“恩人”“父亲”的感情。

从诗歌三节所写的内容来看,第一节选取了“桃金娘”这种象征爱情的意象,爱人即威廉·麦斯特;

第二节写迷娘可怜的身世,“恩人”应该指抚养她长大成人的人;

第三节写迷娘返回故国途中所见到的景象,迷娘即将回到故国,“父亲”应该是指带她回国的人。

3.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就是迷娘吗?结合相关资料,思考本诗情感还可以怎样多样化理解。

【背景资料】该诗创作于1782年,也是歌德在德国魏玛当官做枢密顾问的第7年,死板沉闷的政治生活,束缚了他作为诗人的那一腔热情与理想,他对此感到苦闷,并一度热切地想要逃到南方。在做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经两次从瑞士的山上眺望过山南的意大利,作此诗之后三年,他终于从魏玛出走到意大利,住了近两年的时间。研究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欣赏意大利人快乐爽朗的生活和地中海的明媚风光,在有古老文化的明媚南国,重新汲取了创作的热情。

在歌德心中,意大利是理想的古典文化化身,代表着人、自然、艺术的和谐一体,而对意大利这种人文主义化田园牧歌式的想象,也反映在《迷娘》这首诗中,这首诗因此也获得了一种独立于小说情节之外的更普遍的意蕴,抒发了歌德对于人类精神发展所可能达到的一种完美境界的向往。

【补充资料】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指十八世纪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这个时期,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了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卢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歌颂“天才”,主张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5****1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950876194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