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编制说明.docx

《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编制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9—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附件2

《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一)国内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

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逐步加大对应急避难场所法规的标准化建设,2008年颁布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15年颁布了《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7年颁布了《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GB/T35624等。“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从国家层面对建设“韧性城市”提出了明确要求,2023年末我国12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我国需要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法规标准建设,开展应急避难场所相关技术标准复审、整合、修订,科学配置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与设施。随后的2024年,我国陆续发布《应急避难场所术语》GB/T44012、《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GB/T44013、《应急避难场所标志》GB/T44014三项国家标准,并且应急管理部批准了《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及物资配置》等三项行业标准,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地方层面,我国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结合地方实际、强化本地特色灾种针对性、建设全过程、管理评定、特定类型设施避难利用等方面分别发布了地方标准,以便对国家标准形成补充。

与此同时,纵观全球,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地也针对本国特征对其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制定了相关标准。以日本为例,因其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走在世界前列,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截至目前,提及灾害的法律有1150部以上,主要法律也超过100部,并且建立了“灾害追加型”的法律修订补充机制。目前日本国土交通省陆续出台了《灾害对策基本法》《政府机关设施的综合抗震设计标准》《防灾基地建筑物设计指南(草案)》《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施工指南》《国家机构建筑及其附属设置维护标准》等相关标准指南,以规范避难场所建设和管理。

(二)制定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学校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共建共用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统筹教育、文化设施等,进行资源共建共用是中央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部署。2023年12月26日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与教育等城乡基础设施等融合共建共用。另一方面,深圳市的多所中小学、高中、中专、中职、大学等学校已经纳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名录,根据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深圳市室外应急避难场所信息一览表》、《深圳市室内应急避难场所信息一览表》以及2023年7月颁布的《深圳市应急疏散救援空间规划》所示,深圳市约55%的应急避难场所为校园。因此,结合深圳地方特征,从校园建筑的特殊性出发,建立校园空间与应急避难场所的兼容关系,制定深圳市地方标准《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是统筹本市安全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2年5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以下简称“本文件”)等深圳市地方标准项目予以立项。本文件由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牵头负责起草,计划2年内完成标准编制工作。

(二)主要起草过程

1.成立标准编制组

2022年5月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和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牵头负责文件的制订工作,深圳市教育局、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参加标准的制定工作。

2.调研阶段

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编制组开展现场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深圳市校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及日常管理、维护情况,分别在南山、福田、宝安、罗湖等区调研了以中小学、大学、高中、中职等各类学校为平时功能的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并参与了南山区校园应急避难场所的演练,详细记录了应急避难过程,并向相关方广泛征求意见。

3.标准起草阶段

2024年4月至2024年7月,编制组启动标准编制工作,起草标准初稿,并通过多次召开研讨会和编制会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校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4.征求意见阶段

2024年7月至2024年9月,编制组进行了专家意见征求,分别征求了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深圳市应急管理学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安全与韧性规划研究中心、深圳市标准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10余位专家的建议,并结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