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护理演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护理与职业暴露防护;当1981年世界首次发现艾滋病(AIDS)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人类罕见的,以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免役功能减退相关疾病,是一种会引起全球大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更没有想到它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如此之大。到2004年底,全球估计约有6000多万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已经有22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的脚步快得会令人惊讶。目前,时针每转动24小时,全球就有1.5万例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时有8000人因艾滋病而死亡。

它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目前尚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疫苗和药物,但它具有可防不可治的特点。我们只有了解它,认识它,才能作出良好的反映.当然这要有一个过程,就我们治疗的第一例(1994年)爱滋病人到目前已90例,包括23例HIV阳性者.

;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二.艾滋病职业暴露与平安防护

(一).HIV危害程度分级和生物危害评估

1.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级

〔1〕危害等级I〔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2〕危害等级II〔中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3〕危害等级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4〕危害等级IV〔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HIV属于危害等级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即危害程度3级。HIV是能引起人类严重疾病,一般不能治愈,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的病原体。

2.HIV生物危害评估

由于艾滋病的潜伏期很长,HIV感染者在漫长的无病症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病症和体征,却具有传染性.;;医务人员因为诊断、治疗或护理病人,接触并暴露与HIV传染源的时机较多。以下是常见的情况:

〔1〕护理人员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等。如国外曾报道2名护士在护理艾滋病人过程中,不小心将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脚背皮肤,分别在27天和45天出现HIV抗体阳转???

〔2〕血库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被带有HIV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有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含血体液。

〔3〕血液透析人员的伤口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4〕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血液或含血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的眼睛里。美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分布见表: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科室分布;平安防护

1.保护屏障

〔1〕手套

〔2〕口罩和/或防护眼镜

〔3〕穿隔离衣和围裙

2.手

〔1〕所有皮肤的破损处都应有防水绷带包扎。

〔2〕在检查病人和每次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的排泄物和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

3.锐器

4.房间

5.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处理

6.及时去除溅出的血液和体液;各种医疗操作时的平安防护要求

1.注射、穿刺和静脉切开

2.有创操作〔或侵入性或介入性操作〕

3.口腔科操作

4.透析

5.内镜检查;;2.窗口期的护理

作为有过高危行为的家人或护士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在接诊病人时,要认真评估每一位患者,特别留神其职业和经历,有无外伤、吸毒、输血史。学会“查言观色〞,如疑心可能有过艾滋病高危行为,应注意:要防止针刺伤及锐器伤,使用护理平安产品进行治疗和护理;接触病人、操作时戴乳胶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穿隔离衣、戴口罩及眼镜,防止血溅到口腔、眼睛;洗手:接触污染物及护理病人前后必须洗手,如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立即用肥皂、清水彻底清洗,脱出手套后也要洗手;家属在家庭中接触有过高危行为的人,要防止血液、体液的接触,过夫妻生活时需要戴平安套。;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窗口期〞。由于医学上还没有绝对明确的窗口期,个别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甚至两年了还在检查,不知道在恐惧中还要多久才能找到回家的路!所以,要用科学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开导,过了这个期限还是阴性就可以彻底放心,之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恢复到以前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回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中去。否那么,担忧猜疑是没有尽头的,谁也不想永远活在HIV的阴影中。

;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