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师道《十七日观潮》赏析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原文呈现与词句解析
•意境描绘与审美体验
•主题思想及价值意义
•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
目录•诗歌译文及鉴赏
contents
0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陈师道生平与创作背景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陈师道的诗歌创作以苦吟著称,追求诗在创作《十七日观潮》时,陈师道可能
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歌的精炼和深意。他的诗歌风格质朴深正身处杭州或钱塘江一带,亲眼目睹了
州)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沉,语言简练,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潮水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从而有感而
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人并称“苏感慨。发,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观潮诗。
门六君子”。
《十七日观潮》创作年代及地点
01
《十七日观潮》的具体创作年代
已无法考证,但根据陈师道的生
平和诗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
可能创作于北宋时期。
02
关于创作地点,由于诗歌内容主
要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因此可
以推断陈师道是在杭州或钱塘江
一带创作的这首诗。
宋代观潮文化与民俗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观潮文化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观潮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民俗文化。在宋代,观潮时人们会举行各种仪
式和活动,如祭潮神、赛龙舟、舞龙舞狮等,以祈求平安和丰收。
宋代文人也对观潮文化情有独钟,纷纷以诗歌、散文等形式记录下这一壮观景象。
陈师道的《十七日观潮》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02
原文呈现与词句解析
《十七日观潮》原文呈现
诗歌全文
漫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