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国殇》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VIP

中职语文高教版《国殇》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国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国殇》基础题

l.《国殇》是一首()

A.赞歌B.民歌C.乐府D.挽歌

2.《国殇》选自()

A.《离骚》B.《九歌》C.《天问》D.《九章》

3.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样式的伟大诗人是()

A.陶渊明B.陆游C.曹操D.屈原

4.屈原的《国殇》用于祭奠()

A.楚国已故的国君B.为国捐躯的将士

C.未成年而死的人D.在他乡死去的人

5.屈原《国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A.车错毂兮短兵接B.旌蔽日兮敌若云

C.矢交坠兮士争先D.凌余阵兮躐余行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1.解释这段诗句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凌:

躐:

2.简析这段选文的层次大意。

3.选出直接描写楚国将士英勇作战的诗句。

4.依次分析这段选文所用的描写方法。

5.分析这段诗句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答案】:一、1.D2.B3.D4.B5.B

二、1.凌:侵犯。躐:践踏。2.这是《国殇》的第一段,记叙描写战斗的场面和过程,歌颂楚国将士奋勇作战的爱国精神。具体分析依次是:首句写战前。第二句至第八句写战斗的场面:强敌如云,将士不为所惧,奋勇争先;形势不利,伤亡惨重,将士毫不退缩,仍旧浴血奋战。后两句写结局:全军将士壮烈牺牲。3.矢交坠兮士争先,援玉桴兮击鸣鼓。4.首句肖像静态描写,以武器装备精良表现将士斗志高昂;第二句近景动态描写;第三句远景静态描写,并融夸张、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敌人愈强大愈衬托出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第四句近景行为动态描写;第五句至第八句近景动态描写;后两句远景静态描写。5.《国殇》前后两部分具有逻辑的关联:此段的叙事是因,是后段抒情议论的基础,是间接抒情,叙事抒情。

文档评论(0)

中职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主要提供各种中职资料,发言稿等。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2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