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VIP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青铜器的出土范围北起内蒙古、辽宁,南到湖南、江西、四川,东起山东半岛,西到甘肃、宁夏,以陕西、河南最多。其中王臣铸作的礼器占比很大。诸侯国的青铜器也有所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材料可用于说明,西周()

A.诸侯挑战王室权威 B.宗法分封逐步弱化

C.政治制度特点鲜明 D.政治经济中心转移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作象征政治权力的礼器和兵器,材料涉及了其分布的范围广和集中地点及对象,可以说明宗法分封制的鲜明特点,C项正确;材料可用于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鲜明,未体现诸侯挑战王室权威,排除A项;此时宗法分封并没有逐步弱化,排除B项;西周时期政治经济中心没有转移,排除D项。故选C项。

2.如表所示为居延(今内蒙古与甘肃交界处)汉简(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中的部分记载,居延汉简的成文时代约为公元前1世纪初至公元2世纪初。这些记载可用于印证当时居延地区()

简牍1

“……谐居延为田(管理屯田),谨诣故吏,孝里大夫……”

简牍2

“徐子禹自言家居延西第五辟,用田作事。”

简牍3

“……善居里男子丘张,自言与家买客田居延都亭部……”

A.丝路贸易的兴衰 B.农耕经济的发展

C.土地兼并的猖獗 D.赋税征收的烦琐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居延为田(管理屯田)”“用田作为事”“买客田居延都亭部”等信息可以看出,居延地区有屯田、用田作为事、买田等农耕活动,这反映了当时居延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居延地区与丝路的贸易情况,无法得出丝路贸易的兴衰,排除A项;虽然有田地的买卖,但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排除C项;简牍中没有提供关于赋税征收的具体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中唐时期的官员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他们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可见,这场古文运动()

A.推动了唐诗的繁荣 B.存在薄古非今弊病

C.意图复兴传统儒学 D.赋予文学教化功能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载道”“明道”的口号,提倡学古文,习古道,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说明古文运动意图复兴传统儒学,C项正确;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与唐诗的繁荣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古文运动提倡学古文,习古道,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并未体现薄古非今的弊病,排除B项;材料中古文运动提倡学古文,习古道,把明道放在首位,特别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并未体现文学的教化功能,排除D项。故选C项。

4.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条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A.各民族习俗差别缩小 B.官府引导百姓生活方式

C.南北区域文化的融合 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可知南宋后期,南北方饮食风俗差异缩小,是南北区域文化融合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饮食习俗,而非各民族习俗,排除A项;材料所述文化融合主要是文化相互交流影响过程中自然发展而成的,材料未提及“官府引导”,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明显超过北方,而非趋于平衡,排除D项。故选C项。

5.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