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管控或修复技术指南 漏斗门式可渗透反应墙(FGPRB)(征求意见稿).pdf

地下水污染管控或修复技术指南 漏斗门式可渗透反应墙(FGPRB)(征求意见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团体标准

T/GIAXXX—2020

地下水污染管控或修复技术指南

漏斗门式可渗透反应墙(FGPRB)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guidelinesforgroundwatercontaminationcontrolorremediationof

funnelandgatepermeablereactivebarrier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中关村中环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产业联盟发布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关村中环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中

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

公司,北京涞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员:李瑞,席北斗,冯传平,张耀尹,郝艳,姜玉,陈男,翟

天恩,高志永,张丽萍,刘军,戴昕,郭燕,舒中文,魏成武,黄元元,陈方鑫,

杜向群,何琦,魏文侠,荣立明

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

给中关村中环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产业联盟标准委员会,以便修订。

联系邮箱:cngpc_org@126.com

地下水污染管控或修复技术指南

漏斗门式可渗透反应墙(FGPRB)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漏斗门式可渗透反应墙(FGPRB)技术的工作流程、主要内容、

要求、设计施工、运行监测等。主要内容包括污染场地调查、反应介质筛选、工

程设计与施工三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拟使用漏斗门式可渗透反应墙(FGPRB)的地下水污染修复工

程。

本标准不适用于地下纵向施工深度大(50m),地层渗透性强(渗透系数Ka

-3

≥10cm/s)的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引用以下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HJ682污染场地术语

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

在受污染地下水水流方向建造反应墙,在墙体中填充反应介质,通过吸附、

沉淀、化学和生物等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3.2漏斗门式可渗透反应墙funnelandgatepermeablereactivebarrier,FGPRB

在受污染地下水水流方向建造低渗透性隔水墙(漏斗)和具有一定渗透能

力的导水门,在导水门中填充反应介质,利用隔水墙控制和引导地下水流通过

导水门,经反应介质吸附、沉淀、化学和生物等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3.3污染场地contaminatedsite

通过调查和风险评估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

平的场地。

3.4地下水污染羽groundwaterplume

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羽状污染区域。

2

3.5目标污染物targetcontaminant

在地下水环境中,浓度或数量已达到对生态环境和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