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答案(一)
选择题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月亮
B.姻缘
答案:A。在这句诗中,“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特指月亮。苏轼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希望两人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2.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A.春天景象
B.冬天景象
答案:B。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塞外冬天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景象,并非描写春天。
3.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边塞派”诗人?
A.王昌龄
B.王维
答案:B。王昌龄是唐代边塞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而王维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山水风光为主,体现了宁静、闲适的意境。
填空题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______”。
答案:南山。此句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看到南山的悠然自得的心境,“南山”也象征着一种远离尘世的自然与宁静。
2.“海内存知己,______”。
答案:天涯若比邻。这是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边。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3.“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诗人在仕途遭受挫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
判断题
1.“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睡觉的床铺。()
答案:错误。“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在古代有多种解释,这里应指“井栏”。古代的井栏又叫银床,人们常常在井边活动,诗人可能是在井栏旁看到明月,引发了思乡之情。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答案:正确。《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
3.杜甫被后人称为“诗仙”,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
答案:错误。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作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而“诗仙”指的是李白,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
解答题
1.请简要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从色彩上看,“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鸣”字写出了黄鹂鸟欢快啼叫的动态,“上”字描绘了白鹭向上飞翔的动态,而“翠柳”和“青天”则是静态的背景,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同时,诗句对仗工整,“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体现了诗歌严谨的结构和韵律美。
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词的上阕,作者把酒问月,流露出对宇宙和人生的困惑与思索,既有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又有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下阕则由写景转入抒情,通过怀念弟弟苏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又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他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整首词将作者的情感层层递进,从困惑、惆怅到豁达、祝愿,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3.请阐述“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及作用。
答案:“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例如《豳风·七月》,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详细地叙述了农民一年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状况,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比”就是比喻,通过打比方的方式,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如《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用柔荑比喻女子的手,用凝脂比喻女子的皮肤,生动地描绘出了女子的美丽。“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如《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起兴,引出诗人对淑女的爱慕之情。“赋、比、兴”的运用,丰富了《诗经》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