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銀國際BOCOM

交銀國際

BOCOMInternational

行业研究

储能行业

2025年02月25日

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液流电池商业化正在加速

机械

电化学分析师|李柳晓

电化学

储能化学技术·容量型长时储能是发展趋势,我们预计2025-2030年中国内地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约190GW

储能化学

技术

电磁·长时储能技术格局仍在演变中,中期维度我们看好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未来两者的市占率要视乎其降本节奏。氢储能是长时储能的终极目标,考虑到技术成熟度不足,我们预计其商业化在2035年

电磁

OLA

OLAR

·全钒液流电池综合优势明显,目前商业化

进程最为居前。锌溴液流电池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且由于工作温域较宽、初始投资成本低,已经在部分高寒地区得到应用,商业化前景可期。

ONTAINERUNIT

交银国际研究

行业更新

储能行业剖析

2025年2月25日

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液流电池商业化正在加速

容量型长时储能是发展趋势,我们预计2025-2030年中国内地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约190GW,是现有装机规模的2.4倍,到2030年4小时以上储能装机占比达到50%。在长时储能,技术格局仍在演变中,我们看好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当前压缩空气储能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但液流电池仍有降本空间,未来两者的市占率要视乎其降本节奏。氢储能是长时储能的终极目标,考虑到当前技术成熟度不足,我们预计氢储能的商业化有望在2035年之后加速。

A储能需求强劲,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新能源随机性、间歇性与波动性的特征导致其利用率偏低,配储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抽水蓄能由于建设周期长和资源限制,未能满足未来电网储能的需求,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储能技术。2024年,内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超30%,我们预计到2025/2030年内地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占比将达到23%/35%,储能装机规模也有望提升至188/366GW,其中新型储能装机占比接近65%/73%。新型储能技术路径多样,当前锂离子电池得益于成本和技术优势,仍是新型储能主流。但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和储能时长上无法满足未来储能行业发展的需求,行业内涌现了其他新型储能技术。综合考虑成本、安全性、技术成熟度等因素后,我们认为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熔盐储热和锂电池处于第一梯队。

A2025年有望成为长时储能发展的拐点,而短期内锂离子电池仍然会是主流。近期强制配储政策的取消使新能源项目摆脱了政策负担,短期内储能项目装机需求或承压,但持续增长的风光发电量导致的弃风弃光、电量消纳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认为长时储能的长期需求不变。我们预计在2025/30年中国内地4小时以上储能占比提升至21%/50%。关于长时储能技术格局的演变,考虑到锂离子电池储能初始投资成本已经降至500元/kWh(人民币,下同),各厂商正在开发6MWh以上的储能系统以满足大容量的需求,我们认为短期内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将是主流。2025-2030年,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逐渐成为长时储能的主力,两者的最终占比视乎降本进度。氢储能能量转换效率偏低(约为40%),且成本较高,更适合季节性、大容量的储能,目前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我们预计到2030年氢储能才有望成为长时储能的选择,2035年商业化进度才有望加速。

A液流电池支撑长时储能发展,全钒、锌溴等商业化进程加快。凭借在安全性、循环寿命以及灵活性上的优势,2024年内地液流电池储能装机量达1.8GWh(对比2023年270MWh)。主流液流电池中,全钒液流电池电化学性能综合优势明显,单Wh成本已经下探至2元并仍有下降的空间,且其供应链已初步成型,能够支撑起开展百MW级项目的开发。锌溴液流电池在技术上不断突破,锌枝晶、自放电、溴及溴化物腐蚀性等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且由于工作温域较宽、初始投资成本低,已经在新疆、青海等高寒地区得到了应用,未来规模化之后成本优势有望更为显著。产业链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全钒液流电池隔膜的国产替代机会。

此报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师披露、商业关系披露和免责声明为报告的一部分,必须阅读。下载本公司之研究报告,可从彭博信息:BOCM或

2025年2月25日

储能行业剖析

目录

新能源装机带动储能需求,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 4

2025-30年展望:预计中国内地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约190GW 4

储能技术多

文档评论(0)

gayl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