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泵与风机的分类和构造离心泵轴向推力及其平衡装置
contents目录轴向推力的产生0102轴向推力的平衡
轴向推力的产生01
轴向推力的产生轴向推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概念:心泵运行时,转子受到的与轴线平行并指向吸入室的合力称为轴向推力。产生原因:1、叶轮前后两侧液体压强分布不对称所产生的轴向推力F1。2、液体进入叶轮时动量变化所产生的轴向推力F2。3、离心泵转子重量所产生的轴向推力F3。
轴向推力的产生轴向推力的计算卧式离心泵:立式离心泵:式中:F1—轴向推力F2—液体轴向流入,径向流出,动量变化对叶轮产生的轴向反动力F3—转子重
轴向推力的平衡02
轴向推力的产生轴向推力的危害使转子产生轴向位移,造成叶轮和泵壳等动、静部件碰撞、摩擦和磨损;还会增加轴承负荷,导致机组振动、发热甚至损坏
轴向推力的平衡平衡轴向推力的形式(a)平衡孔;(b)平衡管;(c)双吸叶轮;(d)背叶片;(e)叶轮对称布置
轴向推力的平衡平衡孔与平衡管结构简单、可靠,但泄漏较多,而且返回的液体又干扰了叶轮入口液体的正常流动,因此泵的效率较低剩余轴向推力还需要推力轴承来承受。一般用于单级泵或小型泵。
轴向推力的平衡双吸叶轮和叶轮对称布置理论上不会产生轴向推力,由于制造偏差以及叶轮两侧液流的运动差异,仍需采用止推轴承。
轴向推力的平衡背叶片在叶轮的后盖板上加铸径向肋筋,背叶片强迫液体旋转,使压能向动能转化,广泛应用于杂质泵。
轴向推力的平衡平衡盘结构:安装在末级叶轮后,和轴一起旋转;平衡原理:轴向推力,平衡力;优点:结构紧凑;平衡效果好,可以平衡全部轴向推力;自动平衡轴向推力;缺点:启停泵时平衡力不足,会出现动、静摩擦;需配推力轴承,存在“窜梭”的现象。
轴向推力的平衡平衡鼓结构:装在泵轴末级叶轮后的一个圆柱,和轴一起旋转;平衡原理:轴向推力,平衡力;优点:不存在动静部分的摩擦,安全可靠;缺点:平衡力为定值,不能平衡全部轴向推力,不能独立使用,必须同时装有双向止推轴承。
轴向推力的平衡平衡鼓与平衡盘联合平衡装置目前给水泵应用情况:采用平衡鼓与平衡盘联合装置平衡轴向推力由平衡鼓承担50%~80%的轴向推力,推力轴承承担大约10%的轴向推力,减小平衡盘的负荷。
轴向推力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它的的危害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平衡孔平衡管双吸叶轮平衡盘平衡鼓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