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又称安全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幅度以及其他因素。得出系统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标准进行比较,确定企业的风险等级,由此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控制到什么程度。流程管理风险评价见下图11-22所示。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手段和途径实现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损害程度的目的。
风险控制是涵盖建立控制机制、编制控制方案、实施控制方案、评估控制效果完善控制方案等内容的闭环过程。流程管理风险控制见下图11-23所示。任务3施工安全风险防控技术和手段一、施工安全风险全过程控制手段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是要加强对施工工程安全风险的研判。要突出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加强对高风险环节和岗位的掌控,及时发现并准确研判安全风险,实施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和有效处理,强化过程控制,防止建设施工事故的发生。1、全面掌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要在原有的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健全综合分析平台,完善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确保工程信息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确保各层级能够及时全面掌握生产过程中本系统、本部门的风险控制点。针对不同风险,按照设备质量标准和职工作业标准,分系统、分层次制定控制风险和消除风险的措施,并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把风险责任和风险措施落到各层级、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实现对运营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2、加强工程体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城市轨道建设工程,具有设备众多、布局纵横、职工岗位独立分散等特点,为了实现各工种、各环节的协同动作,必须做到严格有效的过程控制。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安全管理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只有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每一台设备、每一个施工环节,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控制。3、把安全标准化建设作为实现安全风险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各施工企业要广泛开展安全质量达标建设,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按标准指挥建设,按标准施工作业,减少或避免不安全的行为。4、加强重点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按照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本职能部门安全风险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确定风险控制重点,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跨职能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抓好安全风险的日常监控。二、风险预控技术手段针对施工现场不同类型的风险,通过采取科学的预控措施和手段以有效的降低安全风险。目前,针对建设过程中风险预控技术手段主要为监测预警技术。通过对被监测对象的实时监控,当有可能发生或即将可能危险事故时,及时进行预警,并联动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前移,降低减小事故损失的目的。上海踩踏事件风险致因分析===2014年12月31日,上海黄浦区外滩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事故致35人遇难,48人受伤。见下图11-24上海外滩踩踏事故。1、风险分析。踩踏事件风险致因分析见下图11-25所示。2、控制手段。“管理+技术”手段见下图11-26所示。四、风险管理体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是基于经典风险理论,即“人、机、环、管”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的,体系建设随着运营实际情况不断变化(如网络化运营),但内容仍主要涵盖人员、设施、设备、环境及管理等方面。港铁风险管理体系和内容(见图11-27)----新型风险管理体系和内容(见图11-28)-----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应能实现对不同种类的风险进行,建立风险数据库,并能实现对相似风险因素的自动归类,对风险因等级的自动计算等功能。任务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一、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原则关键节点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开(复)工或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风险集中或工序转换时容易发生事故和险情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要坚持全面识别、重点管控、各负其责、强化落实的原则。要将开展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作为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1、规范开展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应严格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50722-2011)等制度规定和标准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实施风险管控。2、强化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等参建各方要高度重视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不断加强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严格控制施工风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