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 历史试题(含解析).pdfVIP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 历史试题(含解析).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届高三年级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

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

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

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青海喇家遗址距今约4000年,发掘出祭坛等祭祀遗迹,出土了以粟为主、混合少量的黍制作而成的

面条“植物化石”,还出土了巨型玉刀、玉璧、玉环、权杖头等玉石礼器。由此可见,当时该地区

A.手工制造技术较为发达B.玉器成为农业生产工具

C.早期文明曙光已经显现D.社会物质财富较为丰富

2.秦汉以来,主动与中国交往的国家越来越多。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周边诸国“思汉威德,咸

乐内属”,出现了“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气象。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汉时

A.朝贡贸易体系得到长足发展B.平等互惠成为交往准则

C.中华文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D.传统的华夷观开始动摇

3.伏羲、女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图为山西大同沙岭北魏鲜卑贵族墓出土的《伏羲女娲

图》,图中甬道顶部绘有伏羲女娲,两人头戴花冠,双手袖于胸前,下半身龙身长尾交缠在一起。

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呈现双向性B.华夏文化认同感增强

C.儒学影响力逐步上升D.边疆内地间风俗一致

4.北宋神宗时期,吕陶称:“天下之自耕而食,为天子之农者,十无二三;耕而食于富人,而为之农者,

盖七八矣。”到了南宋更是如此,陆九渊就指出:“所谓农民者,非佃客庄,则佃官庄,其为下户自有

田者亦无几。”这充分反映出两宋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和

B.农民生产生活处境恶化

C.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扩大

D.农业领域租佃关系发展

5.《大清会典》记载到:“凡上达之文,曰题,曰奏。题本用印,奏本不用印。康熙间,有密奏一事,

或奉特旨,或由臣工请,皆折奏。折奏直达御前,不由通政司转呈。”由此可见,康熙时期的做法

A.改变了中枢机构决策方式

B.削弱了军机处的职责权限

C.使得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

D.强化了对官僚集团的控制

6.在洋务新政40多年后,1902年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却把“洋务”范畴仅仅限定为涉外事

务,在其“洋务”分类下,除通论外只有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内容。这反映出

A.中国近代化遭到重大挫折

B.清廷“天朝上国”思想崩塌

C.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薄弱

D.时人对西学理解存在偏差

7.民国初年,在正式场合,鞠躬礼、握手礼等新的西式礼仪逐渐被采用,“先生”“女士”“君”

等新的称谓逐渐流行,但在家庭内部或一些传统社交圈子中,“老爷”“太太”“少爷”“小姐”

等旧称谓仍然存在。这折射出当时

A.西方称谓不合中国国情

B.社会转型特征较为明显

C.民主观念缺乏群众基础

D.辛亥革命历史作用有限

8.1920年3月,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欧洲人曾满望科学成功带来黄金世界,然而科

学虽使物质进步远超从前,人类却未得幸福,反遭诸多灾难,就像沙漠中追影子的旅人,最

终失望,从而发出“科学破产”的呼声。由此可见,梁启超

A.注重反思西方近代化的弊端

B.彻底摆脱了欧洲文明的羁绊

C.认清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

D.排斥科技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9.下图为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