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赏析古诗词炼字艺术教学设计.docx

高考语文复习赏析古诗词炼字艺术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赏析诗词中的炼字之妙——以《登岳阳楼》为例

一、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炼字分析,掌握诗词中不同词性的表达功能,提升语言敏感性和精准赏析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逻辑化答题步骤训练,培养分析、归纳、联想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炼字在营造意境、传递情感中的作用,增强对诗词美的感知与创造性表达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登岳阳楼》等经典作品,感悟中华诗词文化的精妙,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炼字题答题步骤,结合《登岳阳楼》进行实例分析。

难点:从字词表层含义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意境营造与情感表达。

三、知识建构

(一)了解何为“炼字”

(二)“炼字题”设问方式

(三)常见炼字类别及表达作用

类别

表达作用

动词

化静为动,使诗词中的意象具有动态之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形容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有形为无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副词

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数量词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叠音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拟声词

模拟自然的声音,使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还可增强韵律感

颜色词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四)炼字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释含义,解释该字的含义;

第二步:描景象,结合诗歌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第三步:析特点,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手法(特别是修辞手法);

第四步:析作用,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在营造意境、塑造形象、突出主旨情感以及结构方面的作用。

四、知识运用

(一)运用步骤,自主赏析

按照知识建构中的炼字答题步骤,自主赏析《登岳阳楼》中不同词性的字(词)。

登岳阳楼

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动词:①“坼”意为分裂(含义),描写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隔的磅礴气势(景象),化静为动(特点),营造出雄浑意境,暗喻国家分裂;(意境、主旨作用)②“浮”,本义为漂浮(含义),天地似随湖面上的波涛起伏(景象),拟物化手法(特点),暗喻时局动荡与个人命运漂泊(主旨作用)。③“凭”,意为倚靠(含义),诗人倚栏落泪(景象),细节描写(特点),收束全诗情感,将个人漂泊之悲与家国动荡之痛推向高潮。(情感作用)。

2、形容词:“孤”意为孤独(含义),描绘诗人独居舟中的凄凉萧瑟之景(景象),采用拟人手法(特点),塑造出孤苦伶仃、忧思深重的诗人形象(形象作用)。

3、副词:“昔”意为过去,“今”意为现在,(含义)从早年听闻到终于登楼(景象),虚实结合(特点),开篇点明今昔对比,统领全诗情感基调。(结构作用)

4、数量词:“一”与“无”连用,意为完全没有(含义),描绘出诗人与亲友音讯断绝、孤身漂泊的凄凉景象(景象),属于词性活用,以彻底的空无感,渲染出苍茫孤寂的意境(意境作用)。

(二)交流互鉴,拓展思路

(三)成果展示,完善答案

(四)方法总结,掌握要诀

口诀:结合语境先释义,展开想象描画面,明确手法需辨析,结合语境谈感情。

五、高考链接

【2024年全国甲卷】

次韵①钱逊叔泛舟虹桥

吕本中〔宋〕

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③人不至,清樽画舫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

主观题:颈联中“软”“低”二字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6分)

答:①“软”意为柔和、轻柔(含义),描绘出春风温软、柳条随风舒展的景象(景象),将视觉与触觉结合,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侧面烘托诗人闲适悠然的心境(意境、形象作用)。②“低”意为位置向下(含义),展现曲折栏杆旁,繁花在低垂的夕阳下泛着微光的画面(景象),增强画面的层次感(特点),流露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情感作用)。

文档评论(0)

yjhbest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