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水城苗族芦笙舞.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再探水城苗族芦笙舞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再探水城苗族芦笙舞

摘要:本文以水城苗族芦笙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芦笙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特征、传承现状以及保护与发展的探讨,旨在揭示芦笙舞在苗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为芦笙舞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首先概述了芦笙舞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征,接着分析了芦笙舞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随后探讨了芦笙舞的传承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芦笙舞保护与发展的策略。通过对芦笙舞的深入研究,本文认为芦笙舞不仅是一种民族舞蹈艺术,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芦笙舞作为我国苗族独特的传统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芦笙舞逐渐面临着传承困境。本文从芦笙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特征、传承现状以及保护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唤起人们对芦笙舞的关注,为芦笙舞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当前,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芦笙舞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需面对诸多挑战,如传承人断层、文化认同感减弱、商业化倾向等。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芦笙舞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实现芦笙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芦笙舞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1.1芦笙舞的历史渊源

芦笙舞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其起源与苗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芦笙舞的雏形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苗族先民在祭祀活动中便开始使用芦笙进行音乐伴奏。在《苗族古歌》中,有关于芦笙的起源传说,描述了苗族祖先在狩猎和农耕过程中,发现芦苇可以吹出悦耳的声音,便将其制作成乐器,用以驱邪祈福。据传,芦笙舞最早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形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芦笙舞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唐代时期,芦笙舞已经成为了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和表演形式。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苗族人民曾将芦笙舞献于皇宫,受到皇帝的赏识。宋代以后,芦笙舞在苗族地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其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明代《贵州图经新志》中记载:“苗人好斗,每岁春月,选壮士,吹芦笙,击铜鼓,舞刀枪,以相娱乐。”可见,芦笙舞在明代已经成为苗族人民娱乐生活的重要方式。

芦笙舞的历史渊源还与苗族迁徙的历史紧密相连。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其迁徙历程长达数千年。在迁徙过程中,芦笙舞成为了苗族人民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的象征。据《苗族迁徙史》记载,苗族先民在迁徙途中,芦笙舞不仅是他们精神寄托的载体,也是他们团结协作、共度难关的纽带。例如,在迁徙途中遇到险阻时,苗族人民会通过芦笙舞鼓舞士气,增强凝聚力。在迁徙到水城地区后,芦笙舞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城苗族芦笙舞。据《水城县志》记载,水城苗族芦笙舞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1.2芦笙舞的文化内涵

(1)芦笙舞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苗族文化中,芦笙舞象征着自然、生命、和谐以及族群的团结。芦笙舞的动作、旋律和节奏都蕴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在苗族的传统节日中,芦笙舞往往伴随着祭祀仪式,舞者通过芦笙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以及对自然界的感激。

(2)芦笙舞的歌词内容通常反映了苗族的历史、传说、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芦笙吹奏的旋律和芦笙舞的步伐,传递着苗族的文化记忆。例如,在《迁徙歌》中,芦笙舞的节奏和动作模拟了苗族先民迁徙时的情景,歌词则讲述了迁徙的历史和路线,这种传承方式使得芦笙舞成为了苗族历史的活化石。此外,芦笙舞的歌词中还包含了许多道德教诲和社会价值观,如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

(3)芦笙舞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具有多重功能。它不仅是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和审美体验。在苗族村落中,芦笙舞常常是男女青年社交的媒介,通过舞蹈来展示个人的魅力和才能,寻找配偶。同时,芦笙舞也是苗族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芦笙舞,孩子们能够了解和传承苗族的文化传统。此外,芦笙舞在苗族社会中还具有调解纠纷、增进民族团结的作用,它通过共同的舞蹈和音乐,强化了族群的凝聚力。

1.3芦笙舞与苗族社会生活的关系

(1)芦笙舞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苗族文化传承和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的传统节日庆典中,芦笙舞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它不仅是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的仪式,也是加强族群联

文档评论(0)

156****6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博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