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高级财务管理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对象:财务管理、会计、金融专业研究生或高级本科生
学时安排:48-64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第一章高级财务管理导论
【本章导读】
通过苹果公司2016年发行债券的案例引入高级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如何在复杂环境中通过理性分析实现价值最大化。结合苹果的融资决策,分析市场环境、风险评估、税务规划与资本成本计算,引出本章核心内容——高级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能够:
1.理解高级财务管理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核心特征。
2.掌握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与框架。
3.理解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及其与高级财务管理内容的关系。
4.熟悉高级财务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及内容范畴。
5.掌握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范畴,并理解企业财务决策的核心逻辑。
6.结合案例分析,探讨数智化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财务管理假设的逻辑框架、高级财务管理的特征、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难点:有效市场理论的实际应用、数智化对传统财务模型的挑战。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总课时:4课时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1课时)
本节内容重点介绍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包括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阶段、中国财务管理的演变过程,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西方财务管理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主要包括:
(一)财务管理的起源
财务管理萌芽:15—16世纪,威尼斯等地商业繁荣,出现股份制雏形;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公司制度的确立,财务管理成为独立经济活动。
(二)西方财务管理的八个发展阶段
1.筹资财务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资本需求的增长,企业开始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
主要关注如何筹集资金,财务管理的核心职能是融资;
代表理论:《公司理财》(ThomasL.Green,1897)。
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1931-1950)
1929年经济危机促使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政府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重点转向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关注资金管理、债务重组、财务预算等问题;
代表理论:《企业财务》(W.H.Lough,1935)。
3.资产管理理财阶段(1951-1964)
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强调资本预算、投资决策;
投资管理理论开始发展,出现投资组合理论;
代表理论:资本预算(JoelDean,1951)、资产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
4.投资财务管理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企业更加关注投资回报与资本结构;
代表理论:MM定理(ModiglianiMiller,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Sharpe,1964)。
通货膨胀理财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产保值与融资策略;
重点关注通货膨胀对资本成本、投资回报率的影响。
国际财务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企业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加快,企业面临外汇风险和跨国融资问题;
研究重点:外汇管理、国际投资策略、跨国企业财务管理。
网络财务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推动财务管理方式变革;
研究重点:ERP系统、电子支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数智化财务管理阶段(2010年代以后)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推动财务管理智能化;
研究重点:智能财务分析、区块链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机器人。
二、中国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近代企业及财务管理的起步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创办近代企业,初步形成财务管理意识;
1929-1935年,中国公司制度初步完善,股份有限公司发展。
(二)新中国财务管理的五个阶段
1.计划经济阶段(1949-1978)
企业财务管理高度集中,财政统一管理;
主要职能:资金管理、成本控制。
这一阶段又细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计划经济的准备阶段(1949-1957)
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财务计划、预算、报表制度。
(2)计划经济阶段(1958-1978)
企业财务管理高度集中,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体制;
1963年首次提出“总会计师制度”。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79-1991)
实行“放权让利”改革,企业财务自主权扩大,市场化改革推进;
引入国外财务管理方法,如量本利分析、ABC管理;
主要职能:融资管理、成本管理、财务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92-2000)
1992年《企业财务通则》颁布,财务管理制度化;
1993年《公司法》确立现代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理论借鉴西方经验;
主要职能:资本结构管理、投资管理、财务风险控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