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故障和停电时的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能力;变电站自动化;DTU及其通信系统蓄电池;故障和停电时的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能力;故障和停电时的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能力;;一、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IEC于2000年推出IEC60870-5-104规约。
国内,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技术委员会于2002年推出DL/T634.5104-2002规约,等同采用IEC60870-5-104规约。
国家能源局于2009年发布DL/T634.5104-2009规约代替DL/T634.5104-2002规约。;;APCI的启动字符为68H,表示一个数据帧的开始;
APDU长度为控制域开始到本帧结束的总字节数;4个八位控制域表示收发编号,前两字节为发送序号N(S),后两字节为接收序号N(R),用于检测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输。;APDU分成3种报文格式,即I格式、S格式和U格式。
I格式报文用于带编号的信息传输,其结构是一个包含APCI和ASDU的完整的APDU;
S格式报文只含有一个APCI,不含ASDU,收到I格式报文,若无I格式报文发给对方,则发S格式报文进行确认;
U格式报文也只含有一个APCI,用于传输过程的控制,如启动子站进行数据传输(STARTDT),停止子站数据传输(STOPDT),TCP链路测试(TESTFR)等。;通信双方采取了防止报文丢失和重复传输的机制及超时时间限制措施。
对于I格式报文,馈线监控终端每发送一个I格式报文,其发送序号应加1,主站软件每接收到一个与其接收序号相等的I格式报文后,其接收序号也应加1。反之亦然。
每次重新建立TCP连接后,主站软件和配电终端的接收序号和发送序号都应清零,;;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全部信息对象有相同的结构类型和格式;1字节,其最高位用于确定信息对象的排列方式。
最高位为“1”表示同类信息是顺序排列的,仅需指出第一个信息对象地址。
最高位为“0”表示同类信息不是顺序排列的,每个信息对象地址均要给出。
低7位用于确定ASDU内包含的信息对象数量,最多127个。;低6位是传送原因序号;P/N=0,肯定确认,P/N=1,否定确认;T=0,未试验,T=1,试验。
源发地址:标明响应来自哪个主站的召唤。一般源发地址不用时置为0。;;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