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第26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布局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pptx

核心要点第26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布局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布局;新课标要求;1.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因素;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市场的变化

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促使生产规模扩大;反之,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生产规模缩小。

(2)农业技术的进步

①对气候的改造

对气候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条件,提高气温和热量的利用率;也可以通过增大温差,提高农产品品质。;②对地形的改造

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低山丘陵地区,在坡度适度的地带可以开辟梯田,地形崎岖的地带可以平整土地。例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辟梯田,缓坡种植茶树,发展立体农业。

③对土壤的改造

对土壤进行改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发展适合的农业生产活动。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地区通过施加熟石灰,改良酸性的红壤,种植耐酸的茶树、油茶??杉树、马尾松。

④对水源的改造

在水源不足的地区,通过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源;发展喷灌、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例如:我国西部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使降水不足的两个平原成为物产丰富的“塞上江南”。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3.农业区位选择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地形条件的影响);(2)农作物的区位选择(气候条件的影响);(4)市场条件的影响

①市场的时空差异:时间上→上市时间(反季节上市或错峰上市),空间上→市场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交通通达度、运输要求与运输成本)。

②市场需求量→供需关系→销售价格。

③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量、质量(品种、品质)、品牌(知名度)、销售价格(受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冷藏保鲜成本、营销成本等影响)、上市时间、交通便利程度等。

④市场定位→当地产量、目标市场供需关系、运输距离及成本、农产品属性(是否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品质和销售价格等→消费群体。;基础角度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2022·浙江6月选考]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成1~2题。;[解析](1)本题组主要考查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影响。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解决本题的关键信息点在于“规模化”“加工”与“科技”,可知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因为规模化种植,耕地面积投入不会减少,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增大,劳动力投入减少较明显。故选D。

[解析](2)据材料可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大了规模,并加大技术投入,因此可提高土地产出率;在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园通过“生产+加工+科技”模式,提高了产业集群水平,提高农业收入,但并不一定提高农业收入比重;现代农业模式通过加工与科技,延长了产业链,但并没有改变种植结构,同时,规模种植会使种植结构趋于单一。因此,本题选A。;创新角度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借助土地流转,农村出现了种田大户,减少了土地撂荒等现象。完成3~4题。;[解析](3)过去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产品都形不成规模,土地流转后,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组合,土地集中成片,可以进行大规模种植,实现机械化操作,避免了土地的撂荒,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农业发展会朝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但种植种类不一定增多,种植业结构不一定多元化。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B、C、D错误。

[解析](4)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种田的成本不断上升,而农田收入增加不明显,效益低下,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城市务工、经商,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没有精力管理耕地,故而土地撂荒。实行土地流转后,一些农民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流转收益,又能在城里安心务工或经商挣钱,不用再为种地操心,可推断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出现的推力最主要是经济发展。B正确。

政策鼓励能促进土地流转,但与经济发展相比,不是最主要的推动力,A错误。

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与土地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5****1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950876194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