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级内各项损失及级效率.pptx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级内各项损失及级效率.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02级内损失概述喷嘴损失、动叶损失030405叶高损失、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

01级内损失概述03页二次流损失漏汽损失漏汽损失摩擦损失

01级内损失概述04页凡是级内与流动时能量转换有直接联系的损失,称之为级内损失。级内损失喷嘴损失动叶损失湿汽损失漏汽损失部分进汽损失叶轮摩擦损失扇形损失叶高损失定义蒸汽在级内流动过程是不可逆过程。产生原因

02喷嘴损失和动叶损失05页叶型损失摩擦损失尾迹损失涡流损失蒸汽流经叶栅时,在叶栅表面形成一附面层,在附面层内蒸汽流速不同,产生摩擦,形成损失尾迹中汽流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损失附面层分离时的涡流损失

03叶高损失和扇形损失06页(1)叶高损失叶高损失也就是叶片的端部损失,本质上汽流在喷嘴和动叶栅的根部和顶部形成涡流所造成的损失(二次流损失,横向流动)叶栅中汽流二次流损失实质

03叶高损失和扇形损失07页(1)叶高损失叶高损失主要取决于叶高,叶片高度较小时,叶高损失大叶栅中汽流二次流损失影响因素设计叶片高度大于15mm(采用部分进汽)采取措施

03叶高损失和扇形损失08页(2)扇形损失汽轮机中实际应用的是环列叶栅,各截面偏离最佳值,带来了流动损失环形叶栅通道的断面示意图产生原因

03叶高损失和扇形损失09页(2)扇形损失扇形损失与径高比的平方成反比,径高比越大,则扇形损失越小。扭叶片影响因素短叶片,径高比大,扇形损失小,长叶片,径高比小,扇形损失大,采用变截面扭叶片采取措施

04叶轮摩擦损失10页叶轮两侧蒸汽的涡流运动引起的损失,涡流消耗轮周功,还使摩擦阻力增加。克服摩擦和带动蒸汽质点运动,要消耗轮周功。产生原因叶轮

04叶轮摩擦损失11页叶轮摩擦损失与级的容积流量成反比。高压段容积流量较小,叶轮摩擦损失较大。大机组低压级叶轮摩擦损失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影响因素在汽轮机低负荷运行时,级的容积流量小,叶轮摩擦损失大,引起排汽温度上升,影响机组的安全。注意

05部分进汽损失12页(1)定义如果将喷嘴布置在隔板(或蒸汽室)的整个圆周上,使蒸汽沿整个圆周进汽,这种进汽方式称为全周进汽。为了增高喷嘴的高度,则将喷嘴布置在部分圆周上,使蒸汽沿部分圆弧进汽,这种进汽方式称为部分进汽。全周进汽部分进汽

05部分进汽损失13页(1)定义部分进汽度e:装有喷嘴的弧段长度与整个圆周长度的比值表示部分进汽的程度,e=1,全周进汽。小汽机高压级和调节级需要采用部分进汽,喷嘴调节汽轮机部分进汽。部分进汽示意图喷嘴组示意图喷嘴组

05部分进汽损失14页(2)组成斥汽损失示意图非工作弧段鼓出蒸汽而耗功工作弧段推动呆滞蒸汽消耗的机械能部分进汽损失鼓风损失斥汽损失

05部分进汽损失15页(3)影响因素部分进汽损失与部分进汽度e有关,部分进汽度e越大则部分进汽损失越小,反动式汽轮机,全周进汽没有叶轮,鼓风损失和斥汽损失为0。全周进汽的级部分进汽损失为零。相关概念

内容小结16页级内损失损失种类原因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喷嘴损失、动叶损失附面层摩擦、尾迹形成涡流附面层厚度、出口边厚度叶型设计优化叶高损失叶片根部、顶部二次流叶片高度设计叶片高度大于15mm扇形损失环形叶栅引起的径高比采用变截面扭叶片叶轮摩擦损失叶轮两侧蒸汽的涡流运动叶轮带动蒸汽旋转级的容积流量叶轮表面设计光滑部分进汽损失喷嘴叶栅部分进汽部分进汽度采用合适的部分进汽度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