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防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刺伤的防止及处理;导读;内容简介;概念;“没事儿,只是被针扎了一下?”;护理人员针刺伤并不常见?;

您与否曾经被针刺伤;针刺伤会导致严重危害!

???

据美国CDC(疾病防止控制中心)估测,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现已证明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产生致命后果的同步可导致受伤者严重而持久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发生锐器伤现实状况;针刺伤可感染那些疾病;HBV;乙肝两对半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识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关键抗原(HBcAg)和关键抗体(抗HBc或HBcAb)。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与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详细状况,辨别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和关键抗体阳性就叫“大三阳”。

假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关键抗体阳性,就叫“小三阳”。;讨论;乙肝疫苗;1、接种时间: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2、接种人群:从理论上讲非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乙肝病毒的易感者,均需进行防止接种

3、接种疫苗前,常规进行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检测。

4、假如接种乙肝疫苗前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无需接种,如“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则需加强注射。

“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需每5年复查一次,假如乙肝表面抗体是阴性则要进行复种。;医护人员针刺伤所面临的威胁计算;针刺伤临床现实状况调查;针刺伤的防护教育刻不容缓;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三、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1)严禁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作。

2)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放置。

3)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针头严禁混入

其他垃圾。

4)保证充足的光线,稳定的情绪。

;规范操作;操作前损伤(非感染危险)

拔下针???帽时

抽吸药液时

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

防止措施

单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防止操作前损伤的对的操作措施;操作中损伤(感染的危险原因);操作中损伤(感染的危险原因)

多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传递中受伤、拔针时;防止操作中的损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防止操作中的损伤;操作后的损伤;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不合适丢弃导致的损伤;防止操作后损伤;一卡一拔安全以便;;防止不恰当丢弃导致的损伤;停止针刺伤安全产品承担关键角色;我们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四、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提供便于丢弃利器的容器、真空采血、试管采血等。

五、使用安全医疗器具

;使用后可回缩的注射器;老式的蝶翼针也许带来污染和针刺伤;可见回血针(直针)有效防止感染和针刺伤;可见回血双向针示意图;医疗行业在努力:明确价值;针刺伤的处理;;3、安尔碘、酒精消毒伤口

4、确定暴露源患者确定暴露源与否感染HIV、HBV

5、48h内汇报上级并填写报表,包括汇报和记录损伤患者姓名、器、械和环境

6、72h内抽血检测,防止性注射对应药物,建立追踪档案,行对应处理;及时检测和防止性用药

;;重视心理干预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