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针刺伤的防止及处理;导读;内容简介;概念;“没事儿,只是被针扎了一下?”;护理人员针刺伤并不常见?;
您与否曾经被针刺伤;针刺伤会导致严重危害!
???
据美国CDC(疾病防止控制中心)估测,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现已证明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产生致命后果的同步可导致受伤者严重而持久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发生锐器伤现实状况;针刺伤可感染那些疾病;HBV;乙肝两对半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识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关键抗原(HBcAg)和关键抗体(抗HBc或HBcAb)。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与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详细状况,辨别大三阳、小三阳。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和关键抗体阳性就叫“大三阳”。
假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e抗体阳性和关键抗体阳性,就叫“小三阳”。;讨论;乙肝疫苗;1、接种时间: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2、接种人群:从理论上讲非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乙肝病毒的易感者,均需进行防止接种
3、接种疫苗前,常规进行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检测。
4、假如接种乙肝疫苗前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无需接种,如“乙肝表面抗体”为弱阳性,则需加强注射。
“乙肝表面抗体”在体内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需每5年复查一次,假如乙肝表面抗体是阴性则要进行复种。;医护人员针刺伤所面临的威胁计算;针刺伤临床现实状况调查;针刺伤的防护教育刻不容缓;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三、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1)严禁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作。
2)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放置。
3)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针头严禁混入
其他垃圾。
4)保证充足的光线,稳定的情绪。
;规范操作;操作前损伤(非感染危险)
拔下针???帽时
抽吸药液时
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
防止措施
单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防止操作前损伤的对的操作措施;操作中损伤(感染的危险原因);操作中损伤(感染的危险原因)
多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传递中受伤、拔针时;防止操作中的损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防止操作中的损伤;操作后的损伤;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不合适丢弃导致的损伤;防止操作后损伤;一卡一拔安全以便;;防止不恰当丢弃导致的损伤;停止针刺伤安全产品承担关键角色;我们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四、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提供便于丢弃利器的容器、真空采血、试管采血等。
五、使用安全医疗器具
;使用后可回缩的注射器;老式的蝶翼针也许带来污染和针刺伤;可见回血针(直针)有效防止感染和针刺伤;可见回血双向针示意图;医疗行业在努力:明确价值;针刺伤的处理;;3、安尔碘、酒精消毒伤口
4、确定暴露源患者确定暴露源与否感染HIV、HBV
5、48h内汇报上级并填写报表,包括汇报和记录损伤患者姓名、器、械和环境
6、72h内抽血检测,防止性注射对应药物,建立追踪档案,行对应处理;及时检测和防止性用药
;;重视心理干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论文.pdf VIP
- 大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议书.pdf VIP
-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牛吃草问题与钟表问题.doc VIP
- 以美育人——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案例.docx VIP
- 2024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哈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审计策略研究—以同济堂为例.doc VIP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综合评估规范.pdf VIP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夜间经济的发展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docx VIP
- 2万吨年饲料级磷酸脲技改配套生产1万吨年聚磷酸铵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