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推拿学在荨麻疹治疗中的效果传统中医推拿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荨麻疹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高效的治疗选择。本报告将从临床研究与实践应用两方面,全面评价推拿疗法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多维度疗效。作者:
研究背景20%全球发病率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曾患荨麻疹60%慢性荨麻疹复发率传统药物治疗后复发风险高0推拿副作用无创治疗无药物毒副作用
报告内容概述荨麻疹的西医与中医认识从两种医学体系角度理解疾病本质中医推拿学基本理论掌握推拿治疗的理论基础推拿治疗荨麻疹的机理探索作用机制与疗效原理临床研究与实践应用评估治疗效果与临床意义
荨麻疹的西医认识病理生理定义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导致的皮肤病变临床表现特点风团、剧烈瘙痒、暂时性水肿是主要症状疾病分类方法急性荨麻疹持续少于6周,慢性则超过6周
荨麻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过敏原食物、药物、吸入物等外源性刺激物理因素冷热刺激、压力、摩擦等物理作用感染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自身免疫自身抗体激活肥大细胞引发反应
西医治疗方法及局限性三线治疗: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等,费用高昂二线治疗:加大剂量增加抗组胺药用量,副作用增加一线治疗:抗组胺药第二代抗组胺药为基础用药西医治疗虽然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存在复发率高、长期用药风险大等明显局限性。
荨麻疹的中医认识古籍记载《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中详细记载瘾疹、风疹块的症状与治法。疾病命名中医称之为瘾疹或风疹块,形象描述其风行游走特性。基本病机认为是风邪与血热相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荨麻疹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型临床表现特点风热型风团鲜红、剧痒遇热加重风寒型风团色淡、瘙痒遇冷加重湿热型风团持久、伴黄疸小便黄血热型风团紫暗反复发作
中医推拿学理论基础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脏腑相关的整体系统理论经络理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气血运行通道穴位学说经穴效应、辨证取穴的穴位应用体系手法理论刺激、疏通、平衡的操作技术原理
推拿基本手法及作用机理按法利用指、掌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摩法圆形运动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推法直线推动疏通经络、调节气机拿法指掌握捏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推拿治疗荨麻疹的理论依据经典理论指导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治疗荨麻疹的核心理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明了防治结合的方向。疹多属脾理论揭示了脾胃在荨麻疹发病中的关键作用。经络穴位与皮部的密切关系为外治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推拿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理
推拿治疗荨麻疹取穴原则1辨证取穴根据风热、风寒、湿热、血热四型证候选取不同穴位2循经取穴以肺经、脾经为主,兼顾其他相关经络穴位3邻近取穴就近选择靠近皮疹区域的穴位进行治疗4特定取穴选择风门、曲池等对皮肤病有特效的要穴
荨麻疹推拿核心穴位风门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祛风散寒,调节卫气功能。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清热解表,调和阴阳作用。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清热解毒,调和气血效果显著。
常用推拿手法组合背部推法沿督脉两侧向下推动,疏通气机,调整阳气穴位按揉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揉,激活经络,调和气血掌根推擦使用掌根部位推擦皮肤,散热解表,活血化瘀捏脊法沿脊柱两侧进行捏提,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
推拿方案一:风热型荨麻疹症状识别风团鲜红、剧痒、遇热加重穴位选择风门、大椎、曲池、血海手法应用清泻法为主,力度适中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适合风热内盛型荨麻疹患者。
推拿方案二:风寒型荨麻疹风寒型荨麻疹特点是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取穴以风门、肺俞、脾俞、足三里为主,采用温补手法,每日1次,5-7次为一疗程。
推拿方案三:血热型荨麻疹临床特点风团呈紫暗色,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伴有口干、便秘等症状。穴位选择血海、三阴交、太冲、合谷四穴为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手法特点以泻法为主,辅以点按手法,力度由轻到重,隔日一次治疗。
脐针四正位疗法上正位调节上焦功能右正位调节肝胆功能下正位调节下焦功能左正位调节脾胃功能脐针四正位疗法通过刺激脐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全面调节人体阳气运行,对各类荨麻疹均有良好效果。
临床研究设计与方法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共纳入荨麻疹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60例接受推拿结合西药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随访期6个月。评价标准瘙痒程度评分风团数量变化生活质量问卷复发率统计不良反应记录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推拿组(%)对照组(%)
典型病例分析一1病例背景34岁女性,慢性荨麻疹3年,多次复发2治疗方案推拿+西药联合治疗,每周3次3治疗过程3个疗程,每疗程10次,侧重背部推法4疗效评价症状完全消失,6个月随访无复发
典型病例分析二患者资料45岁男性,急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治疗方案单纯推拿治疗,不用药物治疗过程7次治疗,背部推法为主疗效评价瘙痒消失,风团减少90%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互补优势西医药物快速控制急性症状,中医推拿调节内环境。结合治疗具有标本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