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经络穴位按摩对胸痛心绞痛的缓解效果经络穴位按摩作为传统中医非药物疗法,在缓解胸痛心绞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本演示文稿将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及临床研究证据。作者:
概述心绞痛定义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感胸骨后疼痛压迫感。中医优势经络穴位按摩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具有独特优势。补充治疗无创、便捷、经济的补充治疗方式,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心绞痛的流行病学中国冠心病患者约1.1亿,心绞痛发病率逐年上升。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增高。
西医对心绞痛的认识病理机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典型症状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发作特点一般持续3-5分钟,疼痛较少超过15分钟。诱发因素常因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天气等诱发。
中医对心绞痛的认识1234病名归属属胸痹、心痛范畴,与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因分析情志、饮食、劳倦、年老体虚等因素可导致本病。病机特点气滞、血瘀、痰阻、寒凝、阳虚等是主要病机。治疗原则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温阳散寒是主要治法。
中医经络理论基础治疗原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关键治疗原则。穴位作用穴位是经气汇聚之处,为治疗的重要切入点。相关经络心、心包经络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经络功能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连接脏腑表里。
心绞痛的症状与类型稳定型心绞痛活动诱发,休息缓解。发作规律,程度相似。活动量与发作有关持续时间相对固定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安静时也可发作。疼痛强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变异型心绞痛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与冠脉痉挛有关对硝酸酯类药物反应好
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增加风险。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加重病情。心理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可诱发心绞痛。环境因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病情。
心绞痛的西医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介入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可快速改善血供。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复杂病变。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危险因素,改善预后效果。
经络穴位按摩的优势0%副作用率无创伤性,无药物副作用。100%自我可操作性操作简便,自我保健可行性高。90%协同治疗率可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提高总体疗效。85%患者接受度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心脏功能,患者易于接受。
心包经与心绞痛的关系经络循行心包经行胸中,络心系,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生理功能心包经主血脉、主血气运行,调节心脏活动。保护作用心包经气血通畅可保护心脏功能,预防心痛。治疗意义心包经穴位是治疗心绞痛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穴位:内关穴穴位位置位于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主要功效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降逆止呕。对心脏相关疾病有特效。穴位特点心包经络穴,为临床常用要穴。具有镇静、镇痛作用。按摩方法拇指垂直按压3-5分钟,至局部有酸胀感。力度适中。
关键穴位:郄门穴解剖定位位于腕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约肘腕连线中点)。在前臂掌侧,肱二头肌腱桡侧缘,肘横纹上5寸。功能特点疏通心络,活血化瘀,镇痛安神。心包经郄穴,为治疗心痛要穴。对急性心绞痛有显著缓解作用。操作方法深度按压5-10分钟,力度较大。指压时可配合呼吸,吸气放松,呼气加压。出现明显酸麻胀感为得气标志。
关键穴位:神门穴定位图解腕部掌侧横纹尺侧端凹陷处。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按摩手法轻柔按压3-5分钟,产生温热感。指腹轻揉为主,避免过度刺激。功效机理清心除烦,养心安神。心经原穴,直接调节心脏功能。
关键穴位: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为任脉要穴,气会穴。按摩时轻揉按压3-5分钟,顺时针方向。
辅助穴位组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下3寸。强壮身体,扶正祛邪。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温通心阳,散寒止痛。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下3寸。补益元气,调理气血。鸠尾穴位于胸骨下端凹陷处。通调胸阳,理气和胃。
穴位按摩的临床研究进展1早期探索阶段2000-2005年,初步观察性研究。证实穴位按摩对心绞痛有一定疗效。2随机对照研究2006-2010年,小样本RCT研究。与常规治疗或安慰剂对比,评估临床效果。3多中心研究2011-2015年,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建立标准化方案,完善疗效评价体系。4机制研究深入2016至今,作用机制研究。探索穴位按摩影响心血管功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研究证据:疗效评价
研究证据:作用机制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扩张微血管,增加侧支循环。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心脏供血。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平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减少心脏耗氧,降低心肌负荷。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循环,减轻内皮损伤。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提高疼痛阈值,产生镇痛效应。
穴位按摩方法的规范化按摩参数内关穴郄门穴神门穴膻中穴按摩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