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VIP

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夷山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易经·说卦》:古代圣人之作《易》,是为了“顺性命之理”,于是“立天之道曰阴与

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该

观点意在强调

A.天人合一的思想B.自强不息的精神C.尊重自然的情怀D.和而不同的主张

2.春秋战国时期城市急剧增长,出现了新的城市群体,逾制建城的现象增多。城市作为

统治者的行政、礼教和手工业中心的单一性质得以改变,“城以盛民”成为一个新的概念。

这反映了

A.社会变革影响城市发展B.城市转以经济功能为主

C.礼乐制度遭到彻底破坏D.民本理念得以初步实践

3.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的灌溉系统在长期动乱中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八百里秦川”

不复存在,关中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隋朝建立之初,关中粮食危机已然成为一个突出问

题。材料可用来说明隋朝

A.政治中心的东移B.含嘉仓建立的意义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4.表1唐朝长安人口统计表

类别宫廷人口官员禁卫军市民流动人口外国人

人口(万)3.56.520—308052—3

表1反映出唐朝长安

A.是国家重要的政治中心B.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C.人口结构复杂开放包容D.城市功能具有多样化特征

5.唐高宗时组织人员编修《唐本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并令绘出实物图谱。据考

证,药典里药图来源至少有13道133州。由此可知,《唐本草》的编修

A.强调中医的辨证施治

B.传承了前人的编写经验

C.重视药物的实地取证

D.确立了医典的修撰原则

6.文物无言,历史有声。

图1所呈现的文物能共同论

证的主题是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C.商品世界范围流动

D.中国陶瓷工艺精湛

图1

7.1601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一度自喻为“西僧”,之后又改称为“西儒”,并

研习儒家文明,以此表明他并非“西夷”。利玛窦此举说明

A.佛教在中国影响力不断减小B.文明间交流应遵循适应原则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外联系D.明代儒学教化功能逐渐异化

8.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是当时经济的“生命线”,承担着数百万石的粮食及其它物资的

运输重任。近代初期,因英国殖民入侵和太平天国运动,运河一度被封锁中断,直至洋务

运动期间才恢复。1911年,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浦口)全线通车,此后京杭大运河以及

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材料表明

A.近代运河已失去存在的必要性B.运河兴衰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

C.中国交通发展受西方侵略影响D.铁路是近代最先进的运输方式

9.1873年《申报》曾报道:一起盗窃案发生时,某男士因“恐轮船即开”而“仓皇失措,

有奔跑之态”,被巡捕扭送公堂;该男子出示轮船客票,借助客票上的年、月、日、时自

证清白。这表明,当时

A.媒体报道左右司法审判B.交通变迁影响社会生活

C.民众普遍具有时间观念D.无罪推定成为司法准则

10.1915年,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具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

青年提出六项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

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反映了当时

A.青年教育受到民国政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