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边城(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52《边城(节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城》教学设计详案(共3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沈从文及其京派创作风格,提升文学文化常识素养。

梳理小说情节,鉴赏人物形象,培养文本分析与人物鉴赏能力。

理解小说主题及艺术特色,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与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小说情节发展脉络,分析翠翠等人物形象特点;

体会小说中展现的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理解小说主题。

难点:

探究小说悲剧结局的原因,领会沈从文在作品中寄寓的情感与思考;

赏析小说独特的艺术特色,如抒情性、诗化风格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3分钟)

展示湘西凤凰古城的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湘西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提问: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由此引出沈从文的《边城》。

知人论世(5分钟)

介绍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字崇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1927年参加“新月社”,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只身闯北京苦读,北大“蹭课”

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想上大学。连新式标点都不懂,自然考不上,也上不起,只好在北大“蹭课”。而北大竟然也让这样的人“蹭”。一边苦读,一边写作。没有经济来源,冬天只穿两层单衣,生活十分困窘。

◎不懂标点符号,竟成著名作家

1924年12月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初涉文坛。到1948年,出版小说、散文、文论等共70多本,平均一年3本,是中国最多产的作家。

◎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

1928年,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应聘上海中国公学讲师,竟受到校长胡适赏识,让他讲授“小说写作”和“新文学研究”。后来又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

1988年,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

二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

中篇小说:《边城》(“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介绍京派作家群:20世纪30年代,文学重心南移上海,留在北京的作家形成“京派作家群”,代表作家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讲解他们关注人生、强调艺术独特品格、崇尚自然、赞颂人性美人情美等特点,突出沈从文在京派作家中的地位,其使小说诗化、散文化,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气息。

3.写作背景

沈从文带着年轻人的理想和热情,带着对新世界的热望,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赶到大都市北京。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沈从文感到,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要脱离眼前的苦难,唯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必须重铸我们的国魂。

于是,他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生在湘西,长期生活在湘西,对故乡人民怀着特殊的深厚的感情。于是,他便用自己的笔,勾勒了一幅幅湘西风俗画,以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来表现自己所崇奉的民族传统美德。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原始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原始的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初读文本,梳理情节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并概括小说的情节梗概:

在湘西边远小城,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两年前端午节赛龙舟,翠翠邂逅傩送并心生喜欢,天保也喜欢翠翠并托人求亲,王团总想以碾坊为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却想娶翠翠。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天保为成全弟弟外出闯滩,意外死亡,傩送觉得有责任而离家,外公因翠翠婚事操心去世,翠翠孤独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

活动一:梳理选文情节,突出端午节

自读读课文第三部分第3段,思考下面问题。

(1)沈从文在这部分着重描写了哪一个节日?

明确:端午

(2)课文写了几次端午呢?

明确:三次

(3)在文章中画出提示端午时间的语句,并梳理情节。

端午又快来了,……第三个端午节(三)边城赛龙舟,写边城人们过端午的风俗。顺叙

还是两年前的事。……第一个端午节(四)美丽的邂逅,写翠翠和傩送的相遇。插叙

上年一个端午……第二个端午节(五)意外的相识,写翠翠和天保的相识。插叙

端午又来了。……第三个端午节(六)甜美的心事,渡新人引发翠翠的情思。顺叙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