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二模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pdfVIP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二模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密★启用前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2025.4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青铜器铭文显示,秦人在西周中晚期被华夏视为边缘族群,称蛮夷;春秋时

期秦人将自己与蛮夷进行分离,自称非蛮族群:湖北云梦出土的战国中后期秦

律中,秦人自称“夏”“夏子”。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秦国

A.大一统观念的发展B.封建所有制的确立

C.对华夏文化的认同D.政治影响力的提高

2.秦朝官吏分为两类:一类由无爵者或民爵者担任,由长官任命,职事属于

“役”,其身份本质上为“民”;另一类由有官爵者担任,经由君主任命,是真

正意义上的官吏。这可说明当时

A.社会流动的加快B.统一国家的巩固

C.中央集权的出现D.军功爵制的变化

3.南北朝时期,洛阳与建康作为南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均兴建了大规模的佛

寺和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与建康的鸡鸣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艺术成就斐

然,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信徒前往。这反映出

A.仿修外来建筑之风盛行B.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C.统治者重视思想的控制D.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兴盛

4.明代疆域远不及元朝,但明朝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却强调明

高三历史第1页共8页

朝“一统之盛,冠乎古今”(如下所示)。明政府此举

元氏以夷狄入住华夏,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

十,以领天下诸路,然其地西北虽过于前,而东南岛夷荆未尽附。……惟我

皇明诞崩天命,统一华尧,幅员之广,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南越海表,北

抵沙漠,四极八荒,路不来庭。而我皇明-一统之盛,能乎古今者,要之万世

有足征云。

A.着力弘扬“大一统”思想观念B.意在借此强化政权的正统性

C.表明国家疆土主权意识增强D.表达对前代疆域的合法继承

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两种政治秩序:其一是以三代圣王为首的

君主制,其二是否定了现实的、堕落的君主专制后重建的君臣共治。两种秩序

都符合《礼运》首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政治理想。这体现出黄宗羲

A.反对迷信权威并追求思想自由B.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政治理想

C.打破了程朱理学正统思想地位D.反对集权专制追求民主政治

6.1875年,洋务派领袖人物、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上疏“密陈大计”,指出:西

人“国中偶有动作,必由其国主付上议院议之,所谓谋及卿士也:付下议院议

之,所谓谋及庶人也。议之可行则行,否则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后决然行

之。”这一认识

A.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分化

B.推动了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的转变

C.表达了效法西方政治体制的思想

D.跳出了“中体西用”的传统认知

7.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宣扬六种青年该有的精神:“一、自主的

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

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该言论

A.体现了青年学生群体的觉醒B.促进了白话文逐渐普及

C.着眼于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D.缘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8.1954年8月,周恩来在针对接待英国工党访华代表团问题的讲话中指出,

在推进中英关系上是可以求同的,“不要跟他们争论马克思主义学说,争论社会

主义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