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docVIP

2025年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文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姜楚公画角鹰歌

杜甫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①,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这首诗不是律诗,而是一首古体诗,不求对仗,押韵灵活,形式更加自由。

B.“贪愁”写出了观画人既喜欢角鹰的高飞长空,却又担心它飞去的矛盾心态。

C.画中鹰很传神,真鹰反而让人觉得徒有其名,作者借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是本诗一大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主人公少年时代快乐地玩耍的情景。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作者身居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__________”一句,则描写了鸟儿结伴自由自在飞返山林的景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往日的影像、照片真实地记录着这块土地上的风物、人事,年轻一代可从中窥视它历史的一鳞半爪,对于年长者,可引起他们内心深处最深沉的回忆与共鸣。

B.让革命老区率先脱贫,我们责无旁贷。老区人民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了全国的解放事业,不仅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更是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生命。

C.他被人偷走了一部苹果手机,本以为这手机是打水漂了,没想到,在手机被偷的第二天,他有事来到派出所,居然在派出所门口与小偷萍水相逢。

D.这种隐忍不屈、大开大阖,这种坚毅顽强、壮怀激烈,这种同仇敌忾、勇敢担当,无不赋予《诺玛阿美》这部戏剧荡气回肠的民族史诗风范。

4、下面四副对联,对应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1)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3)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4)王业偏安,叹息北征将士精忠报国,伤心南渡君臣

A.司马迁诸葛亮辛弃疾项羽

B.文天祥康有为李清照项羽

C.文天祥康有为辛弃疾岳飞

D.司马迁诸葛亮李清照岳飞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

[南朝宋]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①。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②,年逝觉已催。

(注)①颓:尽。②运往:四季更替。淹物:久留之物。

1.下列诗歌与本诗的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A.王维《终南山》 B.孟郊《游子吟》

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辛弃疾《西江月》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是说诗人当时年事已高。 B.“殷忧”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C.三四句视听结合,动静交织。 D.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殷忧”。

3.从画线句与前后关联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

6、(1)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诗经》)

(2)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4)何当共剪两窗烛,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__),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7)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留住千年芳华

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始建于公元366年,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莫高窟文物的保护、维修与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借助科技手段,让莫高窟减少病害,延年益寿。

窟内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909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