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VIP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太难了”,说到底是一种青年亚文化表达。这略带幽默的自我调侃,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自我心理。面对生活的压力,一句流行话语说出口,能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并从而带来短暂的疏解。追求个性表达,面对生活,还需要换一副认真的模样。毕竟,真实的人生没有不难的。一帆风顺、一路坦途更多的时候用在祝福语中,生活中却是不如意事常八九。磨难往往是逃不掉、躲不开的,迎难而上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态度。

迎难而上,经过的努力,战胜了困难,成长才会。成长,不正是在一个又一个“我太难了”的反复考验中实现的吗?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应该是一种过来人的视角,对于正处于困难中的人来说,()杨绛先生有言:“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调适无可厚非艰苦卓绝如期而至

B.调整无可非议坚苦卓绝不期而遇

C.调整无可厚非艰苦卓绝不期而遇

D.调适无可非议坚苦卓绝如期而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越坚强,积累的动能就一定越大,收获的心得就越多。

B.越痛苦,可能积累的动能就越大,收获的心得就越多。

C.越痛苦,收获的心得就越多,积累的动能就一定越大。

D.越坚强,收获的心得就越多,可能积累的动能就越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获得同龄人的理解与认可,并从而带来短暂的疏解。

B.能带来短暂的疏解,并从而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

C.能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并因此带来短暂的疏解。

D.能带来短暂的疏解,并因此获得同龄人的理解与认可。

2、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

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

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

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

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

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A.①醉翁亭②岳阳楼③鹳雀楼④蓬莱阁

B.①兰亭②黄鹤楼③鹳雀楼④滕王阁

C.①醉翁亭②黄鹤楼③天一阁④滕王阁

D.①兰亭②岳阳楼③天一阁④蓬莱阁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材料二: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②也。”(《论语·雍也》)

(注)①逝:前往。②罔:糊涂。

1.“冕衣裳者”是指_____。孔子遇到上述三类人,“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体现孔子_____之心。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仁者”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祝融是根正苗红的炎黄后裔。然而翻看更多的史料,就会发现高贵的祝融其实是个官名。(甲)《国语》中就有“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的记载。可见“祝融”是官职,负责掌管用火事宜。(乙)这在《汉书?五行志上》中得到了印证:“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丙)由字可知,“祝”在甲骨文中如人跪在神前祷告;“融”的形态则是炊烟自一种叫“鬲”的烹任器具旁边如虫般蠕动而出。祝融成为“火”的代言,众望所归。

火的使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意义重大。对于尚在蒙昧状态下的古代先民来说,火是防御野兽的工具、抵御严寒的利器、烹饪美食的神物。即便是越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火不必再靠天赐予,但如何保留火种、如何将火的使用极大化,依然是个难题。在这一点上祝融绝对功德无量,否则也做不了火官。而且在那一时期火之威力堪比如今的武器,身为火官,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参与部落战争,并担负重任。于是就有了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时祝融襄助火攻,黄帝南巡祝融随侍为之“辨乎南方”的故事。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正苗红 B.众望所归 C.蒙昧 D.绝对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官池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共享达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