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命安全教育高一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灾害应对与逃生技能
01
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03
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
04
日常安全防护体系
05
生命价值教育实践
01
PART
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要点
适用于呼吸道异物导致的窒息,患者无法呼吸或呼吸困难。
如患者失去反应,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患者腹部中线,位于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另一手包住拳头,并快速向上、向内用力挤压患者腹部,形成一股冲击力,帮助异物排出。
站在或跪在患者身后,环抱患者腰部。
急救对象
急救者姿势
急救手法
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CPR)标准流程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判断患者是否意识清醒。
胸外按压: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段交界处,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翘起,以身体重量为支点,进行连续、有节奏的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完全包住患者口,进行连续两次吹气,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紧急呼救:如患者无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说明患者情况、地点等。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异物,然后抬起患者下巴,使头部后仰,保持呼吸道畅通。
持续按压与吹气:如患者无反应,应持续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指南
01
02
03
04
05
心肺复苏
如AED提示不需要除颤或除颤后患者无反应,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持续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分析心律
确保没有人与患者接触,按下“分析”按钮,AED将自动分析患者心律。
打开AED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或屏幕指示进行操作。
开机
贴电极片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身体指定位置,通常是一个在右侧上胸部,一个在左侧下胸部或腋前线与腋中线的交界处。
进行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周围无人靠近患者,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操作。除颤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有需要,可重复进行除颤。
02
PART
灾害应对与逃生技能
地震避险伏地、遮挡、手抓牢三步骤
伏地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稳固的物体,如桌子、床等,躲在其下,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被坠落物砸伤。
遮挡
手抓牢
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枕头等,护住头部和颈部,减少被飞溅物伤害的风险。
如果无法躲到稳固的物体下,要在能移动的空间内,用手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保持身体稳定,避免摔倒或被晃动的物体撞伤。
1
2
3
低姿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保护呼吸系统。
捂鼻
速撤离
火灾发生后要迅速判断火源和安全出口的位置,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尽快撤离火场,不要贪恋财物或尝试扑灭火灾。
火灾时烟雾上升,低姿态可以减少吸入有毒烟雾的风险,因此逃生时应尽量匍匐前进。
火灾逃生低姿、捂鼻、速撤离原则
校园应急疏散路线规划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学校应事先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并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师生。
熟悉疏散路线
学生应熟悉校园内的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
疏散时保持冷静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冷静,按照疏散预案有序疏散,不要惊慌失措、乱跑乱撞,以免发生踩踏事故。同时,要照顾好身边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逃生。
03
PART
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
认知重构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调整对压力事件的看法,减少负面情绪。
放松技巧
学习并应用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技巧,缓解压力。
时间管理
合理规划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减轻学习压力。
积极应对
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态度,寻求社会支持和与他人交流,增强抗压能力。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技巧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和表现形式,及时发现并报告欺凌行为。
受到欺凌时,要敢于向家长、老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寻求帮助和支持。
与同学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形成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社交网络。
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保持冷静、避免危险场所等,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校园欺凌识别与应对策略
识别欺凌行为
寻求帮助
建立支持系统
自我保护
心理危机预警信号及求助渠道
预警信号识别
了解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如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及时采取措施。
求助渠道
了解校内外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热线等求助渠道,主动寻求帮助。
紧急救助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身边可靠人的帮助,确保自身安全。
后续关注
在危机过后,继续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心态,恢复正常生活。
04
PART
日常安全防护体系
01
在进行头部易受伤的运动时必须佩戴,如足球、篮球、橄榄球等。
运动安全防护装备检查清单
02
如运动服、冰球服、击剑服等,根据不同的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