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一念之差,无尽殇痛.docVIP

202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一念之差,无尽殇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一念之差,无尽殇痛

曾经看过一篇名为“最终一只旅鸽子”的文章,说的是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世界上最终一只旅鸽的标本。这只旅鸽标本的说明牌上,写着五行英文,大意是:玛莎(这只旅鸽的名字)是它们种族中的最终一只,于1941年9月11日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死去。仅仅一百多年前,北美大地上空还飞行着大群的旅鸽,总数估量有50亿只。但在人们的无情痛剿之下,旅鸽快速走向绝灭。1900年,最终一只野生旅鸽被射杀。十几年后,养在动物园里的最终一只旅鸽——“玛莎”也老死了。事后,懊丧的美国人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旅鸽,是由于人类的贪欲和自私而灭亡的。

“贪欲”和“自私”是人世间最可怕的东西。无色,无味,却在悄然间掩埋了心灵的善意与良知。人性本善,却因了贪念,迷失了本性。步入酒店,高高位居菜单榜首的赫然是涵盖了各色野生飞禽的菜名。或许人类正在为自己的生财有道而沾沾自喜呢!殊不知,脚下踩着的是成群的鸟的尸体,耳边回荡着的是声声宛转哽咽的哀鸣……

“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只候鸟进行洲际迁徙,在8条迁徙路线中有3条经过中国……”这本是上天赐予的福缘。未料,这穿越饥寒、查找温存的路现在却成为很多鸟类的不归路!肆意地捕猎,长期地屠杀,随之而来的是杀戮,是死亡,是灭亡。或许,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化,生物链将就此改写——对那些幸存的鸟来说,人类便是最大的天敌。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身皮。”千百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这一点,知道万物公正,知道疼惜物种。那千百年后的我们呢?扪心自问,生活在这个不断更新的社会里,金钱,抑或是欲望,渐渐麻痹心扉,那骇人的冷漠自周身集中。可悲吗?在利益与道德面前,选择前者,人性缺少了温存;仅仅是鸟之殇吗?不!那是人性道德和人类文明的沉沦与消散。

“鸟多的时候,打下来的鸟像下雪一样……”此时的你,看到这句话作何感想?或许愚昧使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性。这轻飘飘的略带玩笑的一句话带着铺天盖地的毁灭,是一幅幅带着血腥味的绝版,硬是将“千年鸟道”变成了候鸟们的“黄泉路”。

造物主将它们带来这人世间,“死神”又草草地结束这段旅程。那正是泯灭天性的杀手在世间上演的一出出的悲剧呀!

共处一个星球,共享一片蓝天,我们本就应当和平共处!或许,我们要去打破那悲观的预言:人类在地球编年史上最终的墓志铭可能会这样写:这一物种一度干得不错,但是做得过了头。用行动去守护那些布满灵气的小家伙们,或许,从现在开头,还不算太晚。

一念之差,仅仅是一念之差,便是天堂到地狱的距离……

素材运用点评:高考资源网

鸟之殇,亦是人性之殇!作者由旅鸽一族的灭亡,联系到“千年鸟道”的倾覆,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呼号:万物公正,万物共生,心有敬畏,才会福泽绵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生命才能永恒!行文构思中,既有入理的阐述,又有精辟的谈论;既有对残暴的责怪,更有对爱的召唤。

文章素材丰富,视野开阔。开篇引用一段同类素材,引出文章的主题;“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身皮。”古诗素材的运用不仅有力地批判了人们对候鸟的虐杀,更会引起人们对于“人性”、“道德”等深层意义的关注与思考。而语言素材的运用,比如“鸟多的时候,打下来的鸟像下雪一样……”则格外具有震撼力,把人类的贪欲与自私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结尾,不仅再次紧扣了题目,更为读者敲响了最终的警钟,引人深思,发人警醒。文中素材涵盖了古今中外,作者信手拈来,运用妥切,可见作者的素材运用之奇异与语言功底之深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chuichu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