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联考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联考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春黄堡初中教联体期中联考七年级历史训练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杜佑在《通典》中对一位皇帝做了这样的描述:“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据此判断。这位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2.缪凤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混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科举制度(????)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3.“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这首《无家别》中的“世乱”的影响是(????)

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B.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C.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D.给唐朝以致命打击

4.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体现出唐代(????)

A.外重内轻,藩镇割据 B.民族交融,开放兼容

C.奢靡腐化,享乐成风 D.保守封闭,自力更生

5.中华民族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精神。以下最能表明古代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学习精神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日本遣唐使 D.文成公主入藏

6.如图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走向统一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交融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7.下面柱状图可以用于研究两宋时期(????)

?????????????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变化图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重文轻武的政策 C.娱乐生活的丰富 D.经济重心的南移

8.下图是小历同学参加中国古代历史漫画大赛的获奖作品《称重》。图中,赵匡胤正在衡量“文”与“武”的重量。这幅作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隋朝科举制度创立

A.隋朝科举制度创立

B.唐朝社会风气开放

C.宋初重文轻武政策

D.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9.历史学家齐涛认为:(澶渊之盟)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的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对双方来说都是划算的。作者意在说明澶渊之盟(????)

A.宋朝损失大而且很屈辱 B.只有辽朝获得巨大利益

C.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值得认同 D.无法真正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10.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元朝时,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通婚,逐渐吸收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藏族 B.党项族 C.回族 D.女真族

11.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史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史论则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评价。下列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B.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C.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D.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强。

12.两宋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景象。由材料可以解读出宋代(????)

①商业繁荣????②太湖流域粮食产量高????③出现了早市、夜市????④出现了纸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26分)

13.【政治制度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学者徐中约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巨(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四:??

——根据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1分)该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两点即可)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图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行政制度?(1分)图二反映宋太祖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削弱相权?(1分)

(3)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的目的是什么?(1分)

(4)阅读材料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