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36古代汉语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2025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36古代汉语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0536古代汉语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信、武、果

B、取、尖、安

C、从、休、亡

D、朝、高、回

2.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 1、行 2、颍 3、逐 4、豫 5、寸 6、集 7、益 8、本 9、好 10、鱼

3.下列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是()。

A、陽貨欲見孔子

B、既來之,則安之

C、好從事而亟失時

D、懷其寶而迷其邦

4.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是用()字煞句。

5.请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和意义。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6.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句中,后一个“于”的词性是(),其语法作用是()。

7.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然、煮、烹、烧

B、遵、道、建、造

C、鄙、阶、阵、都

D、物、特、牢、牺

8.清代学者王引之所撰的一部古代汉语虚词专著是()。

9.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熔、鸭、脩、徒、產、弒

10.下面()是“術”的本义。

A、学术、学问

B、邑中的道路

C、技能、技艺

D、方法

11.下列句子中詞類活用分析錯誤的是()。

A、文侯喜曰:“可反歟?”反:動詞使動用法

B、忠臣畢其忠,而不敢遠其死。遠:形容詞用作動詞

C、上順乎主心以顯賢者,其唯翟黃乎!顯:形容詞使動用法

D、文侯微翟黃則幾失忠臣矣。微:形容詞意動用法

12.《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可知“禽”在古代词义范围比今天有所(),意思是()。

13.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甘其食,美其服。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4.“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中两个“之”的词性说法正确的是()。

A、连词、连词

B、代词、代词

C、连词、代词

D、代词、连词

15.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16.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7.《寡人之於國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18.“晉靈公不君,厚斂以彫牆”中“君”的意思是()。

A、君主

B、君权

C、行君道

D、君王

19.说明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词性和用法。 1、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3、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罰京。 4、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5、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餘折以禦,左輪朱殷。 6、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賢也。

20.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作解释的一种古注类型是()。

A、傳注類

B、義疏類

C、音義類

D、章句類

21.下列句子中含有形容詞使動用法的是()。

A、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B、傾奪鄰國,而雄諸侯

C、宋師不整,可敗也

D、莊公寤生,驚姜氏

22.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23.古代汉语的介宾词组有哪些特点?

24.下列句子,具有名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B、象有齿以焚其身。

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5.《说文解字》多用“象某某之形”分析()。

A、会意字

B、象形字

C、形声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